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扶栘木皮

扶栘木皮

药材名称扶栘木皮

拼音Fú Yí Mù Pí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唐棣树皮

原形态唐棣(《诗经》),又名:栘(《尔雅》),栘杨、高飞、独摇(崔豹《古今注》),扶栘(《纲目》),红栒子。

乔木。高可达15米,直径约70厘米。冬芽长椭圆形,鳞片细长,赤色,边缘有木绵状密毛;枝条细长,赤色或赤褐色有光泽,皮孔明显。叶互生;椭圆形,长5~7厘米,宽3厘米内外,先端尖,基部圆形或钝形,中部以上边缘有锯齿,幼时下面疏生绒毛,上面鲜绿色,下面灰白色或淡黄色,中肋在表面陷下;叶柄长2~3厘米,圆筒形;基部有2片小托叶。总状花序长6~10厘米,有花10余朵;具有长梗;萼绿色,钟状,先端5裂而外曲,平滑无毛;花瓣白色,狭长;雄蕊10余枚,花丝短小,不及瓣长1/2,药黄褐色,花粉白色;雌蕊1枚,子房10室,每室1胚珠。果实球形,径约1厘米,蓝黑色;果梗长,上端留有柱头痕迹。种子小,暗赤褐色而平滑。

生境分部分布河南、山西、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的花瓣中,含有黄芪甙。果实中含较多的维生素C。

炮制《品汇精要》:"去上粗皮,锉碎用。"

性味《本草拾遗》:"味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去风血脚气疼痹,腕损瘀血,痛不可忍。取白皮火炙,酒浸服之。"

复方治妇人白崩:扶栘皮半斤,牡丹皮四两,升麻牡蛎(煅)各-两。每用一两,酒二钟,煎一钟,食前服。(《濒湖集简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刺老鸦

    药材名称刺老鸦拼音Cì Lǎo Yā出处《黑龙江中药》来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或树皮。春季采收,晒干。原形态辽东楤木,又名:龙牙梅木、刺龙牙、虎阳刺。小乔木,高1.5~3米。树皮灰色,

  • 十大功劳叶

    《中药大辞典》:十大功劳叶药材名称十大功劳叶拼音Shí Dà Gōnɡ Láo Yè别名功劳叶(《饮片新参》)。出处《本草再新》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

  • 金珠柳

    药材名称金珠柳拼音Jīn Zhū Liǔ别名大叶良箭、白胡椒、红斑鸠米、野兰、白子木、普洱茶、杜宏山、观音茶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金珠柳的叶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esa montana

  • 花蕊石

    《中国药典》:花蕊石药材名称花蕊石拼音Huā Ruǐ Shí英文名OPHICALCITUM别名花乳石、白云石来源本品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性状本品为粒状和致密块状

  • 云实蛀虫

    《中药大辞典》:云实蛀虫药材名称云实蛀虫拼音Yún Shí Zhù Chónɡ别名黄牛刺虫(《浙扛中医》),黄寮刺虫、天牛幼虫(《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云实蠹虫

  • 苦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瓜药材名称苦瓜拼音Kǔ Guā别名癞瓜来源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以瓜、根、藤及叶入药。夏季采集,分别处理,晒干。性味瓜、根、叶:苦,凉

  • 木半夏根

    《中药大辞典》:木半夏根药材名称木半夏根拼音Mù Bàn Xià Gēn别名牛奶子根(《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

  • 黄瓜藤

    《中药大辞典》:黄瓜藤药材名称黄瓜藤拼音Huánɡ Guā Ténɡ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6月采。阴干或鲜用。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 广西莲座蕨

    药材名称广西莲座蕨拼音Guǎnɡ Xī Lián Zuò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广西观间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kwangsiensis Ching原形态

  • 水田碎米荠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田碎米荠药材名称水田碎米荠拼音Shuǐ Tián Suì Mǐ Qí别名阿英久[苗语]来源十字花科水田碎米荠Cardamine lyrata 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