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荔枝果

山荔枝果

《中药大辞典》:山荔枝果

药材名称山荔枝果

拼音Shān Lì Zhī Guǒ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柘树果实

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微甘。"

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七种疝气。"

②《贵州草药》:"调气,利水,消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①治膀胱疝气:山荔枝果一两。煎水服。

②治食积腹胀:山荔枝果和根各一两。煎水服。

③治小便不利:山荔枝果和根各五钱。煎水服。(选方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荔枝果

药材名称山荔枝果

拼音Shān Lì Zhī Guǒ

别名荔枝、野梅子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构棘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aclura cochinchinensis(Lour)Corner[Vanieria cochinchinensis Lour.;Cudrania cochinchinensis(Lour.)Kudo et Masam.]u·) Kudo et Masam.」。

2.Maclura tricuspidata Carr.[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Bu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实近成孰时采收,鲜用呀晒干。

原形态1.直立或攀援状;根皮橙黄色;枝灰褐色,光滑,皮孔散生,具直立或略弯的棘刺,粗壮,长5-10(-20)mm。单叶互生;叶柄长5-10mm;叶片革质,倒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3-9cm,宽1-2.8cm,先端钝或渐尖,或有微凹缺,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6-9对。花单性,雌雄异株;球状花序单个或成对腋生,具短柄,被柔毛;雄花序直径约6mm,雄花具花被片3-5,楔形,不相等,被毛;雌花序直径约1.8cm,雌花具花被片4,先端厚有绒毛。聚花果球形,肉质,熟时橙红色,直径3-5cm,被毛;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和苞片中。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8m。小枝暗绿褐色,具坚硬棘刺,刺长5-35mm。单叶互生;叶柄长0.5-2cm;托叶侧生,分离;叶片近革质,卵圆形或倒卵形,长5-13cm,先端钝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3裂,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两面均有毛,成长后下面主脉略有毛,余均光滑无毛;基出脉3条,侧脉4-5对。花单性,雌雄异株;均为球形头状花序,具短梗,单个或成对着生于叶腋;雄花花被片4,长圆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丝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线状。聚花果球形,肉质,直径约2.5cm,橘红色或橙黄色,表面呈微皱缩,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溪边灌丛中或山谷、林缘等处。

2.生于海拔200-1500m的阳光充足的荒坡、山地、林绿和溪旁。

资源分布:1.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2.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球形,直径3-5cm。鲜品橙红色,具毛茸,有乳黄色浆汁,干品棕红色,皱缩。剖开后,果皮内层着生有多数瘦果,每一瘦果包裹在肉质的花被和苞片中。基部有极短的果柄。气微,味微甜。

性味微甘;性温

功能主治理气;消食;利尿。主疝气;食积;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嚼食或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姚可成《食物本草》:治七种疝气。2.《贵州草药》:调气,利水,消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牡荆根

    《中药大辞典》:牡荆根药材名称牡荆根拼音Mǔ Jīnɡ Gēn出处《别录》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根。性味苦辛,温。①《别录》:"甘苦,平,无毒。"②《纲目》:"苦微辛。

  • 素馨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素馨花药材名称素馨花拼音Sù Xīn Huā别名鸡爪花、多花素馨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素馨花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

  • 草蛛

    药材名称草蛛拼音Cǎo Zhū别名草蜘蛛、迷路漏斗网蛛来源节肢动物门蛛形纲漏斗网蛛科迷路漏斗网蛛Agelena labyrinhica (Clerck),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北部地区。功能主治解毒。主

  • 云南红豆蔻果

    药材名称云南红豆蔻果拼音Yún Nán Hónɡ Dòu Kòu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节鞭山姜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conchigera Griff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

  • 臭藿香

    药材名称臭藿香别名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来源唇形科臭藿香Elsholtzia cristat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微凉。功能主治祛风热,散寒湿,止呕吐。主治黄疸,淋病,

  • 旋覆花根

    药材名称旋覆花根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Inula, root of Linearleaf Inula, root of British Inula出

  • 一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柱香药材名称一柱香拼音Yí Zhù Xiānɡ来源茜草科一柱香Hedyotis capituligera Hance [Oldenlandia capitul

  • 马蔺根

    《中药大辞典》:马蔺根药材名称马蔺根拼音Mǎ Lìn Gēn出处《纲目》来源鸢尾科植物马蔺的根。性味《河北中药手册》:"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喉痹,痈疽,风湿

  • 细轴荛花

    药材名称细轴荛花拼音Xì Zhóu Ráo Huā别名金腰带[湖南]、垂穗荛花来源瑞香科细轴荛花Wikstroemia nutans Champ.,以花、根、茎皮入药。生

  • 合萌

    《中药大辞典》:合萌药材名称合萌拼音Hé Ménɡ别名水茸角(《中藏经》),合明草(《本草拾遗》),水皂角(《分类草药性》),木排豆、木稗(《广西中兽医药植》),独木根、野皂角、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