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苦草

山苦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苦草

药材名称山苦草

别名苦草、胆草

来源唇形科山苦草Ajuga pantantha Hand. Mazz.,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平肝,消炎解毒。主治慢性肝炎,尿路感染,口腔炎,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配方用,用量2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苦草

药材名称山苦草

拼音Shān Kǔ Cǎo

别名苦草、胆草、散血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散瘀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juga pantantha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8-11月花开期采收,洗净 ,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散瘀草,多年生草本,长7-32cm。平展上升或齿匍匐茎,细弱,密被灰白色长柔毛或绵状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坚纸质,干时黑色,下面常带红色,长圆状倒卵形或倒三角状卵形,长1.5-3cm,宽0.8-1.8cm,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两面被疏柔毛,边缘具不整齐疏齿,具缘毛。轮伞花序具4-8花,着生于叶腋内;花梗内;花萼紫色,漏斗状,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具10脉,萼 齿5;花冠淡紫、紫红色或紫蓝色,长0.8-1cm,外面被疏柔毛,内面基部有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圆形,下唇宽大,伸长;雄蕊4,二强;花盘环状,裂片不明显。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褐色,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部1果脐,果脐约占腹面1/2。花期8-11朋,果期10月左右。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400-2700m的干燥荒坡矮草丛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化学成分全草含金疮小草素(ajugacumbin)B,大籽筋骨草素(ajugamacrin)C-E及山苦草素(ajugapantin)A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慢性肝炎;小便淋痛;口疮;疮疡肿毒;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禹余粮

    《中国药典》:禹余粮药材名称禹余粮拼音Yǔ Yú Liánɡ英文名LIMONITUM来源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

  • 金背枇杷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拼音Jīn Bèi Pí Pá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秋后采摘,蜜炒用。性味苦,平。功能主治镇咳祛痰,清肺和胃,降气消暑。治肺

  • 红厚壳

    药材名称红厚壳拼音Hónɡ Hòu Ké英文名Kalofilum Kathing,root of Kalofium别名琼崖海棠。出处始载于《唐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厚壳的根、叶。拉丁植物

  • 罗汉果根

    药材名称罗汉果根拼音Luó Hàn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raitia grosuenorii (Swi-ngle) C.Jeffery ex L

  • 蝇子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蝇子草药材名称蝇子草拼音Yínɡ Zi Cǎo别名银柴胡[陕西]、土桔梗[陕西眉县]、脱力草、粘蝇草、野蚊子草来源石竹科麦瓶草属植物蝇子草Silene fortunei

  • 鹿蹄草

    药材名称鹿蹄草拼音Lù Tí Cǎo别名藏氏蓼(《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出处《江苏植物名录》来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直立或斜生。茎四棱形,棱

  • 菊花暗消

    药材名称菊花暗消拼音Jú Huā àn Xiāo别名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 大花列当

    药材名称大花列当拼音Dà Huā Liè D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四川列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banche megalantha H. Smith [O.aximia H.Sm

  • 阿氏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阿氏蒿药材名称阿氏蒿拼音ā Shì Hāo来源菊科阿氏蒿Artemisia adamsii Be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内蒙古。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健胃。主治肺

  • 细香葱

    《中药大辞典》:细香葱药材名称细香葱拼音Xì Xiānɡ Cōnɡ别名绵葱(《本草正义》),火葱(《重庆草药》)。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的全草或根头部。3~4月采。原形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