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白薇

小白薇

《中药大辞典》:小白薇

药材名称小白薇

拼音Xiǎo Bái Wēi

别名白龙须、白薇(《滇南本草》),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云南中草药》)。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萝摩科植物云南娃儿藤。秋、冬采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厘米左右。根多数,簇生,细长圆柱形,淡黄色。茎直立,圆柱形,被棕色短毛。叶对生,阔卵形或椭圆形,向上则成披针形,先端尖,基部钝圆,全缘,两面均被稀疏的短毛;叶柄短。聚伞花序生于茎顶及叶腋;花暗紫红色。蓇葖果长圆锥形,长约4.5厘米,熟后开裂,散出种子。种子扁平,棕红色,顶端有丝光状柔软长毛。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向阳草地。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温,味苦涩。"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专治寒疼,肚腹酸疼。"

②《云南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虚痨,恶性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复方治蛇、虫咬伤:小白薇三钱,水煎服;外用适量,加红糖捣烂敷伤处。(《云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白薇

药材名称小白薇

拼音Xiǎo Bái Wēi

英文名Root of Yunnan Tylophora

别名白龙须、白薇、水辣子根、老妈妈针线包、蛇辣子、白藤娃儿藤、野辣椒三十六荡、关腰草、沉夭儿、青龙藤金线包、山辣子、凌羊角草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萝藦科植物云南娃儿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lophora yunnanensis Schltr.

采收和储藏:秋、冬采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直立半灌木,高约50cm。须状根多数,簇生,细长圆柱形,淡黄色。茎圆柱形,被棕色短柔毛。叶对生,纸制裁;叶柄长3-6mm,被短柔毛;叶片卵状椭圆形,向上则成披针形,长3-7.5cm,宽1.5-3.5cm,先端钝,基部圆形,全缘,两面均被衡疏的短毛;侧脉约4对。聚伞花序生于茎顶及叶腋;着花多朵;花梗纤细;花暗紫红色;萼5深裂,外面被微毛,内面基部腺体2齿裂;花冠辐状,裂片具缘毛,内面具疏长柔毛;副花冠裂片卵圆形,贴生于蕊冠上;花粉每室1个,平展;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无毛;柱头先端扁平。蓇葖果双生,披针形,长4-5.5cm先端渐尖。种子扁平,棕红色 ,先端具长约2.5cm的黄白色种毛。花期5-8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向阳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西南及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横卧,呈疙瘩状,上方有茎残基,下方簇生多数细长圆柱形根。根表面灰黄色、红棕色或暗棕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苦、辛;性微温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郐盘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泡酒。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专治寒疼,肚腹酸疼。2.《云南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肝炎,胃溃疡,虚痨,恶性疟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三叶升麻

    药材名称大三叶升麻拼音Dà Sān Yè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Heracleifoliae别名关升麻、龙眼根、窟窿牙根来源为毛茛

  • 苔垢菜

    药材名称苔垢菜拼音Tái Gòu Cài别名紫菜苔来源药材基源:为胶须藻科植物苔垢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thrix crustacea Thuret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 硬飘拂草

    药材名称硬飘拂草拼音Yìnɡ Piāo Fú Cǎo别名毛蜂子、茅草箭、透骨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莎草科植物硬飘拂草的根。春、夏采收。原形态硬飘拂草,又名:结壮飘拂草。多年生草本

  • 山百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百足药材名称山百足别名小球子草、小叶球子草、入地蜈蚣、过界蜈蚣、石蜈蚣、过岭蜈蚣、上山蜈蚣来源百合科山百足Peliosanthes minor Yamamoto,以根状茎及根入药

  • 飞蛾七

    药材名称飞蛾七拼音Fēi é Qī英文名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出处始载于《药学学报》。来源药材

  • 菊花

    《中国药典》:菊花药材名称菊花拼音Jú Huā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

  • 鬼盖

    《中药大辞典》:鬼盖药材名称鬼盖拼音Guǐ Gài别名地盖(《别录》),鬼伞、朝生(陶弘景),鬼屋(《本草拾遗》),鬼菌(《广菌谱》)。出处《别录》来源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

  • 牛膝

    《中国药典》:牛膝药材名称牛膝拼音Niú Xī英文名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别名怀牛膝、牛髁膝、山苋菜、对节草、红牛膝、杜牛膝、土牛膝[野生品]来源本品为苋科

  • 树甘草

    药材名称树甘草别名裂果金花、当娜、大树甘草来源茜草科树甘草Schizomussaenda dehiscens (Craib) Li,以根、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

  • 黍根

    《中药大辞典》:黍根药材名称黍根拼音Shǔ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黍米"条。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