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果栀子

小果栀子

药材名称小果栀子

拼音Xiǎo Guǒ Zhī Zi

别名水黄枝、水栀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狭叶栀子的果实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rdenia stenphylla Merr.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千。秋后采果,晒干。

原形态狭叶栀子,灌木,高0.5-3m。全株无毛。小枝纤弱。叶对生,常密集;托叶膜质,长7-10mm,脱落;叶片薄革质,条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3-8cm,宽4-10mm,先端钝,基部下延,边缘常反卷。花单生于小枝顶端,白色,芳香,盛开时直径达4-5cm;具短梗;萼筒倒圆锥形,长约1cm,顶部5-7裂,裂片狭披针形,与萼筒等长或更长;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长4-6cm,先端5至多裂,盛开时裂片外反,长圆状倒卵形,长2.5-3.5cm;花丝短,花药伸出,线形,长约1.5cm,基部外弯;柱头棒状,顶部膨大。果实椭圆形,长1-2.5cm,直径1-1.3cm,有微棱,棱的上下两端有狭翅,具宿存而增大的花萼。花期5-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溪涧旁或河的两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黄疸;感冒发热;吐血;衄血;尿血;肾炎水肿;疖肿痈疽;烧烫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雀麦米

    《中药大辞典》:雀麦米药材名称雀麦米拼音Què Mài Mǐ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纲目》:&quo

  • 刺蒺藜

    《中药大辞典》:刺蒺藜药材名称刺蒺藜拼音Cì Jí Lí别名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经》),即藜(《别录》),白蒺藜

  • 鹧鸪脚

    《中药大辞典》:鹧鸪脚药材名称鹧鸪脚拼音Zhè Gū Jiǎo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雉科动物鹧鸪的脚。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鹧鸪"条。性味甘,温,微毒。功能主治治中耳炎。用法

  • 炮弹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炮弹果药材名称炮弹果拼音Pào Dàn Guǒ别名大花清明花、刹抱龙[傣语]、清明花来源夹竹桃科炮弹果Beaumontia grandiflora Wall.,

  • 仔榄树

    药材名称仔榄树拼音Zǎi Lǎn Shù别名黄平树、洪达木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仔榄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unteria zeylanica (Retz.)Ga

  • 变叶美登木

    药材名称变叶美登木拼音Biàn Yè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Variable-leaved Mayten别名变叶裸实、刺仔木、咬眼刺(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

  •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药材名称花鱼拼音Huā Yú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

  • 黄花地桃花

    《中药大辞典》:黄花地桃花药材名称黄花地桃花拼音Huánɡ Huā Dì Táo Huā别名黄花虱麻头(《中医方药学》),缡头婆、密马专(《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中

  • 白鹤菌

    药材名称白鹤菌拼音Bái Hè J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东方栓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metes orentalis (Yasuda)Imaz.[Polystictus ori

  • 一窝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窝鸡药材名称一窝鸡拼音Yì Wō Jī别名小百部[云南]、小天冬、山百部、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来源百合科一窝鸡Asparagus lycopodineus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