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爱楠

小叶爱楠

《中药大辞典》:小叶爱楠

药材名称小叶爱楠

拼音Xiǎo Yè ài Nán

别名树萝卜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小叶爱楠块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附生灌木,高约1米。具串珠状的纺锤块根。多分枝,嫩枝具黑褐色柔毛。叶互生,革质,卵形,长约1.5厘米,宽1厘米,先端具短突尖,边缘有不明显的锯齿。花腋生;萼管球状,裂片5,宿存;花冠白色,裂片5;雄蕊10,花丝短,药室上部延伸成2个长喙,顶裂,后部有距。浆果球形。

生境分部附生于树干或岩石上,分布云南。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舒肝,祛风利湿,散瘀消肿。治黄疸型肝炎,月经不调,风湿骨痛,腰膝痹痛,小儿惊风,麻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肝炎:树萝卜、三丫苦。水煎服。

②治骨折,跌打伤肿,无名肿毒:鲜树萝卜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叶爱楠

药材名称小叶爱楠

拼音Xiǎo Yè ài Nán

别名树萝卜、石矮陀、石不生、岩包、猴子板凳、猴子瘿袋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树萝卜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gapetes mannii hemsl.[A·yun-nanensis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常绿附生灌木,高30-60cm。根通常呈纺锤状块根。枝条细长,灰褐色,幼枝被微柔毛。单叶互生;有短柄;叶片革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匙形,长1.3-2.5cm,宽0.5-1.1cm,先端圆形,微凹,基部楔形,边缘全缘,外卷,表面光亮绿色,背面干后淡绿色或淡黄色。花单生或双生于叶腋,下垂;花萼小,有柔毛,5裂,裂片锐尖,三角形;花冠圆筒形,白色或淡绿白色,裂片小,三角形,先端钝;雄蕊IO,花丝有柔毛,花药上部延伸成2个喙,喙长3mm,背面有直立的短距;子房下位,花柱长1.5cm,柱头截形。果圆球形。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400-)2100-3600m的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

性味淡;性凉

归经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瘀。主黄疸型肝炎,水肿,风湿痹痛;胃院疼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未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金樱

    药材名称小金樱拼音Xiǎo Jīn Yīnɡ别名红茨藤(《分类草药性》),山木香、明目茶(《中国树木分类学》),小和尚藤(《重庆草药》),结茧、狗屎刺、小刺花、苙刺甲、荆刺叶、鸡公子、五甲莲(《湖南药

  • 谷皮树

    药材名称谷皮树别名谷树、葡蟠、谷皮叶、女谷、纸皮、尖叶楮皮、冷丹藤、过里丹、丁字黄心羌、飞天龙、生藤腊皮树、黄疸藤、不闻症来源桑科构属植物小构树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

  • 水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茄药材名称水茄拼音Shuǐ Qié别名金钮扣、山颠茄、刺茄、鸭卡来源茄科茄属植物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辛,微

  • 江珧柱

    《中药大辞典》:江珧柱药材名称江珧柱拼音Jiānɡ Yáo Zhù别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全年都可捕

  • 单刀根

    药材名称单刀根拼音Dān Dāo Gēn别名龙眼参、铁罗伞(《南宁市药物志》),广檀木(《广西中草药》)。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仪花的根。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仪花,又名:麻札

  • 金鱼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鱼藻药材名称金鱼藻拼音Jīn Yú Zǎo别名细草、鱼草、软草、松藻来源金鱼藻科金鱼藻属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

  • 鲤鱼目

    《中药大辞典》:鲤鱼目药材名称鲤鱼目拼音Lǐ Yú Mù别名鲤鱼眼睛(《食疗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眼睛。化学成分鲤眼含维生素C0.44毫克%,一般春夏较秋冬

  • 云南山梅花

    药材名称云南山梅花拼音Yún Nán Shān Méi Huā英文名Delavay Mockorange别名西南山梅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山梅花的根皮

  • 石桢楠根

    药材名称石桢楠根拼音Shí Zhēn Nán Gēn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樟科植物四川钓樟的根。原形态四川钓樟,又名:石桢楠、兰花树。乔木,高达17米。叶纸质,线状长椭圆形,长14

  • 假荔枝根

    药材名称假荔枝根拼音Jiǎ Lì Zhī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原形态野木瓜,又名:假荔枝、绕绕藤、沙藤。常绿木质藤本。茎枝无毛。掌状复叶,互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