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瓦韦膜叶星蕨

大瓦韦膜叶星蕨

药材名称大瓦韦膜叶星蕨

拼音Dà Wǎ Wéi Mó Yè Xīnɡ Jué

别名大风草、爬山姜、断骨粘、宝剑草、光石韦、大石韦、岩姜七、鸡足莲、大叶包针

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石草类,以“大风草”为名,云:“大风草,石韦之类,而叶长尺许,薄脆,横直纹,皆类蕉叶,背有白绿点。盖无风自摇者。”所述及附图,其原植物与本品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膜叶星蕨带根茎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osorium membranaceum(Don)Ching[Polypodium membranaceum Don]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50-80cm。根茎粗壮,横生,被阔披针形鳞片、渐尖头,近全缘。叶近生;叶柄长1-2cm,淡棕色;叶片膜质或薄纸质,阔披针形至椭圆披针形,长50-80cm,中部最宽可达14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狭翅,几达叶柄基部,全缘或略呈波状;侧脉明显,两面均隆起,近平展,横脉在每对侧脉之间有4-6条。孢子囊群小,背生于小脉连结处,不规则地满布于各侧脉之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左右的山谷溪旁阴湿地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台湾、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散瘀消肿;止血。主膀胱炎;尿道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疔疮痈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蓝猪耳

    《全国中草药汇编》:蓝猪耳药材名称蓝猪耳拼音Lán Zhū ěr别名蝴蝶花、蚌壳草、散胆草、老蛇药、倒胆草、单色翼萼来源玄参科蓝猪耳Torenia concolor Lindl.,以全草入药

  • 箭杆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箭杆风药材名称箭杆风拼音Jiàn Gǎn Fēnɡ别名山姜、九姜连、华良姜来源姜科山姜属植物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 Rosc.,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挖,

  • 雀舌草

    药材名称雀舌草拼音Què Shé Cǎo别名滨繁缕从、石灰草、抽筋草来源石竹科雀舌草Stellaria alsine Grimm.[S. uliginosa Murr.],以全草入

  • 葎草根

    药材名称葎草根拼音Lǜ Cǎo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桑科植物葎草的根。功能主治治石淋,疝气,瘰疬。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或捣汁。复方①治石淋:葎草根取汁服。(《范汪方》)②治小肠疝气:割人

  • 九节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九节风药材名称九节风别名水麻来源荨麻科九节风Pilea symmeria Wedd. var. salwinensis 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

  • 旱田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田草药材名称旱田草拼音Hàn Tián Cǎo别名定经草、小号虎舌癀、虎舌蜈蚣草、田素馨、鸭嘴癀、调经草、双头镇、菜瓜香、地下茶、耳环草、龟药、锯镰草来源玄参

  • 草贝母

    药材名称草贝母拼音Cǎo Bèi Mǔ别名土贝母(《云南中草药选》),山慈菇(《天津医学通讯》(10):16~22,1971)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姑的鳞茎。夏、秋采挖

  • 胡燕卵

    《中药大辞典》:胡燕卵药材名称胡燕卵拼音Hú Yàn Luǎn出处《别录》来源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卵。原形态金腰燕,又名:胡燕、夏候(陶弘景),赤腰燕、巧燕、花燕儿、红腰家燕。体长约

  • 荫风轮

    药材名称荫风轮拼音Yīn Fēnɡ Lún别名山藿香(《贵州草药》),瘦风轮、九层塔、野薄荷、田螺菜、蒙锄草(《全展选编·传染病》),断血流(安徽《断血流治疗各科疾病出血症的研究》

  • 慈竹茹

    《中药大辞典》:慈竹茹药材名称慈竹茹拼音Cí Zhú Rú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炮制鲜用或姜汁炒用。性味味甘,性微寒,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