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多花野牡丹

多花野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多花野牡丹

药材名称多花野牡丹

拼音Duō Huā Yě Mǔ Dān

别名炸腰果、水石榴、爆肚叶

来源野牡丹野牡丹属植物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polyanthum Blume,以根、叶入药。根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晒干。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痢疾,肠炎,衄血;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干叶研粉撒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多花野牡丹

药材名称多花野牡丹

拼音Duō Huā Yě Mǔ Dān

别名炸腰果、野广石榴(《云南中草药选》)。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野牡丹科植物多花野牡丹全株。秋季采集,切碎晒干。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1米以上。茎圆柱形,密被紧贴的褐色鳞片状、有小刺的粗毛,多分枝。叶对生,长椭圆形至长卵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通常楔形或阔楔形,基出脉通常5条,稀7条,两面有紧贴的粗毛。花大,直径达3厘米,粉红带紫色,常3~7朵聚生于枝顶。蒴果壶形或椭圆形,长约1.3厘米,外有紧贴粗毛,肉质,不规则开裂。种子细小,多数,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荒野、山坡、路旁。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水不溶性黄酮、水溶性黄酮甙、鞣质、游离多元酚、有机酸、氨基酸等,不含生物碱。

药理作用多花野牡丹煎剂1:320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1:160对弗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有抑菌效力,1:40能抑制绿脓杆菌。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涩,凉。"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药选》:"消食,收敛,止血,祛瘀消肿。治消化不良,肠炎,腹泻,痢疾,肝炎,刀枪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临床应用①治疗肠道感染

50%多花野牡丹糖浆,成人每次50毫升,小儿30毫升(婴幼儿酌减),日服3~4次。部分病人配合穿心莲穴位注射(足三里、上巨虚),以及补液、对症治疗。观察中毒性消化不良、单纯性消化不良、菌痢、肠炎计12例,结果痊愈10例,好转2例。其中对消化不良、肠炎的疗效较好,服药后大便次数多在2天内明显减少或恢复正常;对菌痢疗效较差。

②治疗呼吸道感染

多花野牡丹浸膏片(每片含浸膏粉0.42克),每次5片,日服3次;或每日用干叶1.0~1.5两煎汁,分2次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计17例,治愈15例,好转1例,无效1例。

③治疗烧伤

曾对Ⅰ度、Ⅱ度或Ⅲ度烧伤试用多花野牡丹甘油剂湿敷或软膏治疗,似具有消炎、收敛、保持创面干燥等作用,且能促进痂皮溶解脱落,有利于Ⅲ度烧伤早期植皮。

④治疗宫颈糜烂

以200%多花野牡丹软膏局部应用,治疗59例,治愈48例,好转11例。其中Ⅰ度糜烂多数在4~7天内治愈,Ⅱ度糜烂在8~16天内痊愈。

⑤治疗皮肤感染

多花野牡丹在实验室内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用浸膏片内服,同时并用100%煎剂外洗或软膏外敷,试治疖、痈、创伤感染、脓疱疮、褥疮、甲沟炎等合计40余例,有效率在90%以上。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赤小豆花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花药材名称赤小豆花拼音Chì Xiǎo Dòu Huā别名腐婢(《本经》)。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性味①《本经》:"

  • 竹蠹虫

    《中药大辞典》:竹蠹虫药材名称竹蠹虫拼音Zhú Dù Chónɡ出处《纲目》来源为竹蠹虫科昆虫竹蠹虫的幼虫。原形态体形小而细长,长约5毫米,亦褐色。头部隐于前胸下,触角1

  • 毛水苏

    药材名称毛水苏别名水苏草、野紫苏、山升麻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毛水苏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甘、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解

  • 船盔乌头

    药材名称船盔乌头拼音Chuán Kuī Wū Tóu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

  • 蟹壳

    《中药大辞典》:蟹壳药材名称蟹壳拼音Xiè Ké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方蟹科动物中华绒螯蟹的甲壳。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蟹"条。化学成分大约3/4为碳酸

  • 赶黄草

    药材名称赶黄草拼音Gǎn Huánɡ Cǎo别名扯根菜、山黄鳝、水杨柳[四川]、水泽兰[贵州]来源景天科扯根菜属植物赶黄草Penthorum chinense Pursh,以全草入药。秋后采

  • 毛果珍珠茅

    药材名称毛果珍珠茅拼音Máo Guǒ Zhēn Zhū Máo英文名all-grass of Hairyfruit Razorsedge别名三面锋、可角草、割鸡刀、三稔草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Ⅱ卷》。来

  • 镰叶瘤足蕨

    药材名称镰叶瘤足蕨拼音Lián Yè Liú Zú Jué英文名all-grass of Distinct Plagiogyria别名高山瘤足蕨、小贯众、斗鸡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 长筒马先蒿

    《中药大辞典》:长筒马先蒿药材名称长筒马先蒿拼音Chánɡ Tǒnɡ Mǎ Xiān Hāo别名露茹色尔布(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筒马先蒿的花。5~10月采收。原形态低

  • 糙叶树

    药材名称糙叶树拼音Cāo Yè Shù别名牛筋树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及树皮。原形态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黄褐色,有灰斑与皱纹,老时纵裂,幼枝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