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四川澄茄子

四川澄茄子

药材名称四川澄茄子

拼音Sì Chuān Chénɡ Qié Zi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潺槁树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tsea moupinensis Lec.var.szechuanica(Allen)Yang et P.H.Huang

采收和储藏:8月采摘,阴干。

原形态四川木姜子落叶乔木,高15-20m。幼枝黄褐色,密被黄褐色绒毛,顶芽圆锥形,密被黄褐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3-12.5cm,密被黄色绒毛;叶片椭圆形或倒卵形,稀近圆形,长6-15cm,宽2-7cm,先端渐尖,圆钝或短尖,基部楔形,纸质,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密被灰黄色绒毛。伞形花序单生于去年枝顶,先叶开放;花单性,雌雄异株;每一花序有花8-10朵;花梗密被黄色绒毛;花被裂片6,黄色,近圆形,外面中肋有柔毛;能育雄蕊9,花丝无毛;退化雌蕊细小,无毛。果球形,直径3-4mm,成熟时黑色;果柄长5-10mm,有短柔毛。花期3-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路旁或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东北部。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圆球形,直径2.5-3.5mm,表面黑褐色,果皮皱缩呈网状纹理。基部有果柄,长5-10mm,有时脱落。果皮坚脆,剥开后内为种皮,子叶肥厚,2枚,富含油质。具强烈窜透性香气,味辛凉。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主胃寒腹痛;呃逆;呕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假酸浆子

    药材名称假酸浆子拼音Jiǎ Suān Jiānɡ Zǐ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假酸浆的种子或果实。秋季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油18.6%,其中饱和住房酸11.1%、亚油酸20.8%、油酸64.4%

  • 梨树根

    《中药大辞典》:梨树根药材名称梨树根拼音Lí Shù Gēn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

  • 铃茵陈

    药材名称铃茵陈拼音Línɡ Yīn Chén别名金钟茵陈(《滇南本草》),黄花茵陈、(《植物名实图考》),吊钟草(《南京民间药草》),灵茵陈(《江苏植药志》),吹风草、五毒草、徐毒

  • 白石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石花药材名称白石花别名石花、石衣、虾蟆皮来源地衣类梅花衣科梅花衣属植物白石花Parmelia tinctorum Despr.,以叶状体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甘、凉。功能

  • 毛枝崖爬藤

    药材名称毛枝崖爬藤拼音Máo Zhī Yá Pá Ténɡ别名红五加、五爪龙、大血藤、扁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或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obovatum

  • 藏鮡肉

    药材名称藏鮡肉拼音Cánɡ Zhào Ròu英文名Drymoglossum meat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鮡科动物藏鮡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ptosternon ma

  • 山薄荷

    《中药大辞典》:山薄荷药材名称山薄荷拼音Shān Bò He别名摩眼子(《中国经济植物志》)。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香青兰的全草。8~9月采收全草,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

  • 丝瓜络

    《中国药典》:丝瓜络药材名称丝瓜络拼音Sī Guā Luò英文名RETINERVUS LUFFAE FRUCTUS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 密花山矾

    药材名称密花山矾拼音Mì Huā Shān F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密花山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congesta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

  • 桃根

    《中药大辞典》:桃根药材名称桃根拼音Táo Gēn别名桃树根(《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桃仁"条。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