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吊干麻

吊干麻

《中药大辞典》:吊干麻

药材名称吊干麻

拼音Diào Gān Má

别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中国经济植物志》),老虎麻(《贵州草药》),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陕西中草药》)。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卫矛科植物苦皮藤根皮。全年可采。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藤状灌木,长5~7米。小枝常有4~6锐棱,红褐色,发亮,密生细小皮孔。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长8~16厘米,宽7~15厘米,先端短尖,边缘具不规则圆锯齿;叶柄长达3厘米,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异株,长10~20厘米,下部分枝较上部的长;花梗粗壮有棱;花小,多而密生,绿白色,或黄绿色,5数;雄花萼片开放,花瓣长椭圆形;雌花子房近球形,柱头3~4裂。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3瓣裂,种子每室2粒,有红色假种皮。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丛林或山坡上。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异槲皮甙、金丝桃甙、番石榴甙和槲皮素3-鼠李糖半乳糖甙。

性味①《贵州草药》:"味辛,性凉,有小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杀虫。治秃疮,黄水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复方①治小儿麻疹不出:吊干麻一两,红浮漂五钱至一两。煨水洗。

②治风湿,劳伤,关节疼痛:吊干麻、藤萝根、白金条各一两。泡酒服。

③治经闭:吊干麻、大过路黄根各一两。煨水服,用酒为引。(①方以下山《贵州草药》)

④治秃疮:苦树皮盘龙七黄柏各适量。共研细末,菜油调敷。

⑤治黄水疮:苦树皮研粉,菜油调涂。

⑥治阴道发痒:苦树成、黄柏各适量。共研细粉、撒布患处。(④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吊干麻

药材名称吊干麻

拼音Diào Gān Má

英文名Root of Angled Bittersweet

别名马断肠、萝卜药、老虎麻、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钧鱼竿、苦通皮、菜虫药、南蛇根。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angulata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原形态苦皮藤 藤状落叶灌木,长5-7m。小枝亮红褐色,密生细小皮孔,常有4-6锐棱。叶互生;叶柄粗壮,长达3cm;叶片革质,宽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8-16cm,宽6-15cm,先端短尖,基部近圆形,边缘具不规则圆锯齿。花雌雄异株,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花小,多而密生,绿色或黄绿色;雄花萼片开放,花瓣长椭圆形;雌花子房近球形,柱头3-4裂。蒴果近球形,直径1-1.2cm,3辩裂,果序长达20cm。种子每室2颗,具红色假种皮。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密林下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根及根皮中含苦皮藤素(celangulin),蛋白质(protein),鞣质(tann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卫矛醇(dulci-tol),1a-烟酰氧基-2a,6β二乙酰氧基-9β-糠酰氧基-11-(2-甲基)丁酰氧基-4β-羟基二氢-β-沉香呋喃[1a-nicotinoyloxy-2a,6β-diacetoxy-9β-furoyloxy-11-(2-methyl)butyrytoxy-4β-hydroxydihy-dro-β-agarofuran],1a-烟酸氧基-2a,6β-二乙酰氧基-9β-糠酰氧基-11-异丁酰氧基-4β-羟基二氢-β-沉香呋喃(1a-nicotinoyloxy-2a,6β-diacetoxy-9β-furoyloxy-11-isobutyryloxy-4β-hydroxyedihydro-β-aga-rofuran),1a-烟酰氧基-2a,6β,11-三乙酰氧基-9β-糠酰氧基-4β-羟基二氧-β-沉香呋喃(1a-nicotinoyloxy-2a,6β,11-triacetoxy-9β-furoyloxy-4β-hydroxydihydro-β-agarofuran),1a-烟酰氧基-2a,6β-二乙酰氧基-9β-苯甲酸氧基-11-乙酰氧基-4β-羟基二氢-β-沉香呋喃(1a-nicotinoyloxy-2a,6β-diacetoxy-9β-benzoyloxy-11-acetoxy-4β-hydroxydihydro-β-agarofuran。

性味辛;苦;凉;小毒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经;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骨折伤痛;闭经;疮疡溃烂;头癣;阴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研末敷。

各家论述1.《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

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杀虫。治秃疮,黄水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纤冠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纤冠藤药材名称纤冠藤别名大防己、入的龙、羊乳藤、细羊角、睡地金牛来源萝藦科纤冠藤Gongronema nepalense (Wall.) Decne.,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广

  • 杉木节

    《中药大辞典》:杉木节药材名称杉木节拼音Shā Mù Jié别名杉节(《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杉科植物杉枝干上的结节。功能主治治脚气,痞块,骨节疼痛,带下,跌扑血

  • 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蒴莲药材名称蒴莲别名云龙党、过山参、土党参[海南]来源西番莲科蒴莲属植物蒴莲Adenia chevaliert Gagnep.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凉。

  • 长叶紫珠

    药材名称长叶紫珠拼音Chánɡ Yè Zǐ Zhū别名山枇杷(《福建民间草药》),牛舌癀(《闽南民间草药》),野枇杷(《中国药植图鉴》)。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毛

  • 云南紫珠

    药材名称云南紫珠拼音Yún Nán Zǐ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云南紫珠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晒干研本。原形态云南紫珠,乔木,高1

  • 铁华粉

    《中药大辞典》:铁华粉药材名称铁华粉拼音Tiě Huá Fěn别名铁胤粉(《日华子本草》),铁艳粉、铁霜(《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铁与醋酸作用后生成的锈末。制法《开宝本草》:&qu

  • 倒根野苏

    药材名称倒根野苏拼音Dǎo Gēn Yě Sū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蓝萼香茶散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 var.glaucoca

  • 水桐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桐木药材名称水桐木别名水同木、哈正榕来源桑科水桐木Ficus harlandii Benth.,以根皮、叶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补气,润肺,活血,渗湿利尿

  • 青海马尾连

    药材名称青海马尾连拼音Qīnɡ Hái Mǎ Yǐ Lián英文名root of Przewalsk meadowrue出处始载于《北京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长柄唐松草的根和根茎。拉丁植

  • 黑芝

    药材名称黑芝拼音Hēi Zhī别名玄芝、黑云芝、假灵芝出处本品以“黑芝”之名始载于《本经》。《别录》云:“黑芝生常山。”而《新修本草》对五芝产地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白芝未必华山,黑芝又非常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