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化气兰

化气兰

《中药大辞典》:化气兰

药材名称化气兰

拼音Huà Qì Lán

别名百部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兰科植物蕙兰根皮。秋季挖根,抽去木心,晒干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簇生,细长,肉质。叶基生,常绿,长线形.长达70厘米,宽7~15毫米,质硬,叶脉凸起。总状花序具敷花或多数花;花黄绿色,长约2厘米,唇瓣有紫褐色斑点。蒴果长圆柱状,长达5厘米,种子多数。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坡地。分布陕西、浙江、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苦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杀虫。治咳嗽,蛔虫病,头虱。

复方①治长年咳嗽:土百部二钱。水煎服,白酒为引,每日一剂。

②治蛔虫病:土百部一两,研成细粉,加面做馍吃,三日吃完。

③治头虱:土百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化气兰

药材名称化气兰

拼音Huà Qì Lán

英文名Root-bark of Faber Cymbidium

别名百部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蕙兰的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mbidium ensifolium (L.)Sw.[Epidendrum ensifolium L.]2.Cymbidium goeringii (Reichb.f.)Reichb.f.[C.virescens Lindl.;Maxillaria goeringii Reichb.f.]3.Cymbidium faberi Rolfe4.Cymbidium kanran Makino5.Cymbidium floribundum Lindl.6.Cymbidium floribundum Lindl.var.pumilum (Rolfe)Y.S.Wu et S.C.Chen[C.pumilum Rolf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抽去木心,晒干。

原形态1.建兰,陆生植物。叶2-6枚丛生,薄革质,带形,较柔软,弯曲而下垂,长30-50cm,宽1-1.7cm,略有光泽,先端渐尖,边缘有不甚明显的钝齿。花葶直立,高20-35cm,较叶为短。通常有4-7花,最多达13朵花;花苞片在花序轴中上部者长不及1cm,最下1枚达1.5cm;花浅黄绿色,有清香气;萼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3cm左右,宽5-7mm,浅绿色,先端较绿,基部较淡,具5条较深 色的脉;花瓣较短,互相靠拢,色浅而有紫色斑纹;唇瓣不明显3裂,侧裂片浅黄褐色,唇盘中央具2条半月形褶片,白色,中裂片反卷,浅黄色带紫红色斑点。花期7-10月。

2.春兰,陆生植物。假鳞茎集生成丛。叶4-6枚丛生,狭带形,长20-40cm,宽6-11mm,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花葶直立,远比叶短,被4-5枚长鞘;花苞片长而宽,比子房连花梗长;花单生,少为2朵,直径4-5cm,浅黄绿色,有清香气;萼片近相等。狭长圆形,长3.5cm左右宽6-8mm,先端急尖,中脉基部具紫褐色条纹;花瓣卵状披针表,比萼片略短;唇瓣不明显3裂,比花瓣短,浅黄色带紫褐色斑点,先端反卷,唇盘中央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褶片。花期2-3月。

3.蕙兰,陆生植物。叶7-9枚丛生,直立性强,长25-80cm,宽约1cm,中下部常对褶,先端渐尖,基部关节不明显,边缘有细锯齿;具明显透明的脉。花葶直立,高30-80cm,绿白色或紫褐色,被数枚长鞘;总状花序具6-12余朵花;花葶片常比子房梗短,最下面1枚较长,长达3cm;花浅黄绿色;萼片近相等,狭披针形,长3-4cm,宽6-8mm,先端锐尖;花瓣略小于萼片;唇瓣不明显3裂,短于萼片,侧裂片直立,有紫色斑点,中裂片椭圆形,上面具透明乳突状毛,边缘具缘毛,有白色带紫红色斑点,唇盘从基部至中部有2条稍弧曲的褶片。花期4-5月。

4.寒兰,陆生植物。叶3-7枚丛生,带形,直立性强,长35-70cm,宽10-17mm,先端渐尖,全缘或有时近先端具细齿,薄革质,略带光泽。花葶直立,近等于或长于叶,疏生5-10余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通常长13-28mm,在最下面者长达4cm;花梗连子房长2.5-4cm;花色多变,有浓香气;萼片狭长圆状披针形,长4cm左右,宽4-7mm,先端渐尖;花瓣较短而宽,向上外伸,中脉紫红色,基部有紫晕;唇瓣不明显3裂,侧裂片直立,半圆形,有紫红色斜纹,中裂片乳白色,中间黄绿色带紫斑,唇盘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平行的褶片,褶片黄色,光滑无毛。花期10-12月。

5.多花兰,附生植物。假鳞茎粗壮。叶3-6枚丛生,直立性强,带形,通常长40cm左右,宽1.5-3cm,先端稍钩转或尖裂,基部关节明显,全缘。花葶直立,比叶短,花密集,多至50朵花;花苞片长约5mm;花梗连子房长1.6-3cm;花红褐色,无香气;萼片近相等,狭长圆状披针形,长2cm左右,宽约5mm,红褐色,中部略带黄褐色,边缘稍向后反卷;花瓣近等长于萼片,向两边开展,紫褐色带黄色边缘;唇瓣3裂,约等长于花瓣,上面具乳突,侧裂片近半圆形,直立,有紫褐色条纹,边缘紫红色,中裂片近圆形,稍反折,紫红色,中部有浅黄色晕,唇盘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平行的褶片,褶片黄色。花期5-6月。

6.台兰,台兰与多花兰相似,但本种较矮小,叶片厚而光泽,花茎长15-30cm,着花15-40朵,花形较小,深紫褐色,唇瓣白色,无香气。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建兰生于山坡林下。

2.春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边。

3.蕙兰生于林下阴湿处。

4.寒兰生于山坡林下。

5.多花兰生于山坡林下岩石边或附生树上。

6.台兰于山坡地上或树上半附生。

资源分布:1.建兰各地有栽培,变种、变型及栽培品种很多。

2.春兰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甘肃、陕西。各地有栽培,变型及栽培品种很多。

3.蕙兰各地有栽培,变种、变型及栽培品种较多。

4.寒兰各地有栽培,变种及栽培品种较多。

5.多花兰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西藏。各地有栽培。变种、变型及栽培品种较多。

6.台兰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苦;甘;有小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利湿热;杀虫。主咳嗽;小便淋浊;赤白带下;鼻衄;蛔虫病;头虱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月见草油

    药材名称月见草油拼音Yuè Jiàn Cǎo Yóu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月见草、黄花月见草等种子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mnothera glaziouiana Mich采收和储藏:

  • 冻绿刺

    《中药大辞典》:冻绿刺药材名称冻绿刺拼音Dònɡ Lǜ Cì别名鸭屎树、野苦楝子、洞皮树、臭李子、老鹤眼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鼠李科植物圆叶鼠李的茎叶、根皮。 夏、秋采收。晒干。

  • 积雪草

    《中国药典》:积雪草药材名称积雪草拼音Jī Xuě Cǎo英文名HERBA CENTELLAE别名崩大碗、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铜钱草、落得打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

  • 美花风毛菊

    药材名称美花风毛菊拼音Měi Huā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Beautifulflower Saussurea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美

  • 大沙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沙叶药材名称大沙叶拼音Dà Shā Yè别名大叶满天星来源茜草科大沙叶属植物满天星Pavetta hongkongensis Brem.,以全株、根、叶入药。

  • 尖耳贯众

    药材名称尖耳贯众拼音Jiān ěr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大叶兰芝、大叶鲁基(《江西草药》),牛尾贯众(《贵州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尖耳贯众的根茎。全

  • 龙眼壳

    《中药大辞典》:龙眼壳药材名称龙眼壳拼音Lónɡ Yǎn Ké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无患于科植物龙眼的果皮。性味《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功能主治①《本草再

  • 淡竹叶

    《中国药典》:淡竹叶药材名称淡竹叶拼音Dàn Zhú Yè英文名HERBA LOPHATHERI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

  • 金橘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橘药材名称金橘拼音Jīn Jú别名金枣、牛奶橘来源芸香科金橘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南部地区。性

  • 毛枝鱼藤

    药材名称毛枝鱼藤拼音Máo Zhī Yú Ténɡ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Roughstem Jewelvine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粗茎鱼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