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劲直蒿

劲直蒿

药材名称劲直蒿

拼音Jìn Zhí Hāo

别名茵陈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直茎蒿的幼苗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imisa edgworthii Balakr. [A. de- missa Krasch.; .stricta arct. Non Heyne ex DC.]

采收和储藏:4-6月采收幼苗,先净,阴干。9-10月挖根,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原形态直茎蒿 一二年生草本,高20-90cm。主根单一,偶有营养枝。茎单一,紫红色或黄褐色,有细纵棱,自茎中下部分枝,茎、枝初时有灰白色柔毛,后渐无毛。叶片初时被灰白色柔毛,后渐脱落;基生叶与茎下部卵形或长卵形,长1.5-3cm,宽1-2.5cm,二至三回疏状全裂,叶柄长2-2.8cm,花期叶常萎谢;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卵形,长1-2cm,宽0.5-0.8cm,二回羽状全裂,每侧裂片(3)-枚,裂片再次3全裂,叶柄长0.5-2cm,基部有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羽状的小枝上2到数枚排成密集的穗状花序;总苞片3层,外层背面绿色或带紫色,边缘狭膜质,中、内层边宽膜质或全凛半膜质;雌花10-20朵,花冠桅部2裂齿,花柱2叉,叉端尖;两性花3-5朵,不育,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尖,花柱2裂,不叉开,退化子房不明显。瘦果倒卵形。花、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4700m的山坡;路旁;林缘;河滩;荒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肝炎;胆囊炎;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黎豆

    《中药大辞典》:黎豆药材名称黎豆拼音Lí Dòu别名虎豆(《尔雅》郭璞注),狸豆(《纲目》),巴山虎豆、鼠豆(《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头花黎豆的种子。秋后

  • 水棘针

    药材名称水棘针拼音Shuǐ Jí Zhēn别名山油子、土荆芥、细叶山紫苏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水棘针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ethystea caerulea L.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

  • 黑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及草药材名称黑及草拼音Hēi Jí Cǎo别名青鱼胆、四棱草、小见肿消、花脸猫、黑耳草来源龙胆科花锚属植物紫白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 Don,以根

  • 蛇附子

    《中药大辞典》:蛇附子药材名称蛇附子拼音Shé Fù Zǐ别名石猴子(《植物名实图考》),石抱子、土经丸(《江西草药》),金线吊葫芦,三叶对(《浙扛民间常用草药》),小扁藤、三叶扁

  • 柠檬桉叶

    《中药大辞典》:柠檬桉叶药材名称柠檬桉叶拼音Nínɡ Ménɡ ān Yè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柠檬桉的叶。秋季晴天采收,阴干。原形态柠檬桉,又名:油桉树、

  • 寒莓叶

    药材名称寒莓叶拼音Hán Méi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叶或全草。原形态寒莓(《本草会编》),又名:肺形草、水漂沙、寒刺泡、山火莓、大号刺波。常绿

  • 蒙莸

    药材名称蒙莸别名蒙古莸、蓝花菜、白沙蒿、山狼毒来源马鞭草科蒙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 Bunge,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山西。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消食理气

  • 芦竹沥

    《中药大辞典》:芦竹沥药材名称芦竹沥拼音Lú Zhú Lì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茎秆经烧炙而沥出的液汁。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 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葱白药材名称葱白拼音Cōnɡ Bái别名大葱来源本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以鳞茎或全草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

  •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药材名称石霜拼音Shí Shuānɡ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