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倒吊笔叶

倒吊笔叶

《中药大辞典》:倒吊笔叶

药材名称倒吊笔叶

拼音Dǎo Diào Bǐ Yè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全年可采。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凉。"

功能主治治急性炎症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复方治感冒发烧:倒吊笔干叶二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炎症感染:取倒吊笔鲜叶制成糖衣浸膏片。成人每日4次,每次6~8片,小儿酌减。经临床验证,以对急性肾盂肾炎、急性上呼吸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比较明显。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倒吊笔叶

药材名称倒吊笔叶

拼音Dǎo Diào Bǐ Yè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倒吊笔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rightia pubescens R.B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乔木,高8-20m。全株具乳汁;树皮黄灰褐色,浅裂;枝条密生皮孔,嫩枝被黄色柔毛,老枝无毛。叶对生;叶柄长0.4-1cm;叶片坚纸质,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急尖至钝,叶面微被柔毛,叶背密被柔毛;侧脉每边8-15条。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裂,裂片宽卵形,比花冠筒短,内面基部有腺体;花冠白色、浅黄色或粉色,漏斗状,裂片5,长圆形;副花冠分裂为10鳞片,呈流苏状,比花药长或等长,其中5枚鳞片生于花冠裂片上,先端通常有3个小齿,其余5个鳞片生于花冠筒先端,先端2深裂;雄蕊5,花药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药箭头状,被短柔毛;子房由2枚粘生心皮组成,无毛,花柱丝状,向上逐渐增大,柱头卵形。蓇葖2个粘生,线状披针形,灰褐色,斑点不明显,长15-30cm,直径1-2cm。种子线状纺锤形,黄褐色,先端具淡黄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3.5cm。花期4-8月,果期8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m以下的低海拔热带雨林中和干燥稀树林巾。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和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倒吊蜡烛鲜叶100%浓度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和乙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植杆菌等有一定抗菌作用[1]。

性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清热解毒。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急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盂肾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复方治感冒发烧:倒吊笔干叶二至三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胡豆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胡豆七药材名称红胡豆七别名打不死、红三七、石风丹来源景天科景天属植物齿叶景天Sedum odontophyllum Ford.,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止

  • 细叶大戟

    《中药大辞典》:细叶大戟药材名称细叶大戟拼音Xì Yè Dà Jǐ别名打碗科、猫眼草(《中国药植图鉴》)。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细叶大戟的全草。6~8月采收

  • 酸模叶

    《中药大辞典》:酸模叶药材名称酸模叶拼音Suān Mó Yè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蓼科植物酸模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模"条。化学成分叶含牡荆素、金丝桃甙、

  • 光石韦

    《中药大辞典》:光石韦药材名称光石韦拼音Guānɡ Shí Wéi别名牛皮风尾草、大石韦、石莲姜、岩莲鸡尾(《四川常用中草药》),大鱼刀(《湖南民间药物资料》)。出处《四川常用中草

  • 苔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苔水花药材名称苔水花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苔水花Pilea japonica (Maxim.) Hand.-Mazz.,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清

  • 黄波罗果

    药材名称黄波罗果拼音Huánɡ Bō Luó Guǒ出处吉林怀德县《防治气管炎》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黄柏的果实。化学成分果实含小檗碱和药根碱。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用法用量内

  • 三面刀

    药材名称三面刀拼音Sān Miàn Dāo别名金丝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帽辫七(《陕西草药》),开喉箭、茶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秋季采

  • 香草兰

    药材名称香草兰别名上树蜈蚣来源兰科香草兰Vanilla planifolia And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蛇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梅梗

    《中药大辞典》:梅梗药材名称梅梗拼音Méi Gě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梅的带叶枝梗。功能主治《道听集》:"治妇人三月久惯小产,梅梗三、五条,煎浓汤饮之,复饮龙眼汤。&

  • 黄花夹竹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夹竹桃药材名称黄花夹竹桃拼音Huánɡ Huā Jiá Zhú Táo别名酒杯花、台湾柳、柳木子、相等子、大飞酸子来源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