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分类草药性》。为罗裙带之别名,详该条。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由初之气至终之气各气所主的月份。
见针灸传真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磁石之处方名,详该条。
即脱囊之南方俗称。见该条。
经穴名,代号LR7。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位于小腿前内侧,胫骨内踝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上部,阴陵泉穴后1寸处。另说“犊鼻下三寸”(《备急千金要方》);“犊鼻下一寸二分,向里横开寸半,下直中都
出《素问·八正神明论》、《灵枢·九针论》等篇。人身各部位的气血运行随天时气候而变化,故各有不宜针刺的时间,称为“天忌”。王冰注:“人忌于天,犯之则病,故不可不知也。”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亦作眼痒。由风、火、湿、热、血虚等,以及邪退正复,气血得行,均可引起。眼内痒涩不适,重者痒若虫行,奇痒难忍。可见于今之沙眼、睑缘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等病。内治:因风者,
病名。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又名白虎风、痛风。详历节风、痛风条。
出《鸡峰普济方》。即橘皮,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