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本草经集注》。为小蓟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因伤风而发痉者。风邪郁于太阳经络,不得疏泄,阻于经络而致痉。症见发热、头痛而身不痛,有汗,或鼻鸣,干呕,四肢搐搦,目上视,手足牵动有力,脉来浮缓。治宜祛风和营卫,用桂枝汤;如兼有伤食腹痛,宜天
藏医学著作。(藏名《门吉钦本》)。汉族医僧马哈德瓦和藏族翻译家达玛郭卡合作编译。成书于七世纪中叶。全书内容主要以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的论述404种病的医方百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医学论著4种等为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炉甘石之简称,详该条。
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
针灸教具。是标示耳针穴位位置的模型。又称耳针模型。多用塑料、乳胶或石膏制成。供针灸教学和临床参考之用。
证名。《张氏医通》卷七:“脬气不足,小便频数,昼甚于夜者,缩泉丸;或时清利过多,或时频数赤涩者,旧用萆薢分清饮,多不应,改用加减八味丸,效;若夜起小便多者,八味丸加五味子;数而少为实热,宜渗之,五苓减
即唇。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覆杯,目封塞。由风热外侵或肝经实火传脾土所致。《证治准绳·杂病》:“目赤痛,脾胀如杯覆也。”并谓:“肝邪实而传脾土,土受木克,……其珠必疼尤重,而脾亦急硬;若暴风客热作肿者,必热泪多而珠疼
病名。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肾虚则水妄行,流溢于皮肤,故令身体面目悉肿,按之没指而无汗也。腹如故而不满,亦不渴,四支重而不恶风是也。脉浮者,名曰皮水也。”治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