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附子麻黄汤

附子麻黄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附子麻黄汤

药方名称附子麻黄汤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白术干姜甘草(炙)人参等分

制法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歪,语音混浊,心腹膜胀,气上喘急,不能转动。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煎取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三因》卷二:附子麻黄汤

药方名称附子麻黄汤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白术干姜甘草(炙)、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语声混浊,心腹(月真)胀,气上喘,不能转动。

用法用量《医钞类编》有“当归”。

摘录《三因》卷二

猜你喜欢

  • 还肌煎

    药方名称还肌煎处方杜落崖1秤(亦名克颇草)。制法上和根茎叶细锉,置锅内,旋入无灰酒5斗,煮令稠,滤去滓,再熬成膏,入新瓷器盛。功能主治大风耳穴鼻梁倒坏。用法用量更取桑东南根汁,别收之。有患者,与前膏各

  • 大紫菀丸

    《医心方》卷九引《古今录验》:大紫菀丸药方名称大紫菀丸处方紫菀2两,五味子2两,橘皮2两,香豉2两,干姜2两,桂心2两,杏仁2两,细辛2两,甘草2两,款冬花2两,食茱萸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

  • 六丁饮

    药方名称六丁饮处方紫花丁1两,甘菊花1两,生甘草5钱,牛膝1两,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脚趾生疽。用法用量水煎服。若已破烂,多服为妙。摘录《洞天奥旨》卷七

  • 白玉露

    药方名称白玉露别名白玉霜药酒处方当归1两,肉桂8钱,广皮1两,陵零香5钱,排草5钱,木香2钱,公丁香2钱,佛手6钱,白酒30斤,冰糖5斤。制法将当归、肉桂、广皮、陵零香、排草、木香、公丁香、佛手8味置

  • 连翘防风甘草汤

    药方名称连翘防风甘草汤处方连翘、防风、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痘疹,少阳病,乍寒乍热,出不快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六

  • 脚气膏

    药方名称脚气膏处方广胶3两,葱白半斤,生葱半斤,陈酒糟(取汁)2-3两,花椒1两,艾叶2两。制法同煎成膏,布摊。功能主治止痛消肿。主脚气。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 护脐丸

    药方名称护脐丸处方胡椒5分,硫黄1钱。制法上为细末。黄蜡一钱溶化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肚腹诸痛。用法用量用时取1丸入脐内,以膏药盖之,甚效。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二

  • 二胡散

    药方名称二胡散处方玄胡索、胡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冷气心痛及疝气心腹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食前温酒调服。摘录《医统》卷五十六

  • 撮口散

    药方名称撮口散处方蜈蚣(赤脚者,炙)半条,朱砂1钱,虫梢(蝎尾)1钱,僵蚕(炒)1钱,麝香1字。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脐风撮口。用法用量每服1匙,竹沥调下。摘录《袖珍》卷四

  • 葛豉粥

    《太平圣惠方》卷十七:葛豉粥药方名称葛豉粥处方葛根60克(锉)葱白5茎(并须、白)豉30克生姜30克(切)功能主治治热病初起,身体壮热,头痛,骨肉酸楚,背脊强,口鼻手足微冷,小便赤黄。用法用量上药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