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池

阳池

经穴名。代号SJ4。出《灵枢·本输》。别名别阳。属手少阳三焦经原穴。位于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处。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和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主治腕痛无力,臂肘疼痛,耳聋疟疾消渴等。直刺0.3~0.5寸。艾条灸5~10分钟。②推拿穴位。①位于腕背尺骨下端桡侧,掌背横纹上1寸许的凹陷处。见《小儿按摩经》。用掐法揉法,有降逆、清脑、止头痛等作用。②位于前臂背侧,离掌根三寸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掌背穴图》:“在掌根三寸是。治风痰,头痛。”③位于掌侧腕部横纹的靠桡侧一边。见《幼科推拿秘书》。治头痛,风寒无汗,肢冷等症。

猜你喜欢

  • 狐惑

    病名。亦作狐。指因感染虫毒,湿热不化而致的以目赤眦黑、口腔咽喉及前后阴腐蚀溃疡为特征的一种疾患。《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

  • 秘传推拿妙诀补遗

    见秘传推拿要诀条。

  • 金顶龙芽

    出清·赵楷《百草镜》。为仙鹤草之别名,详该条。

  • 平人

    指气血调和的健康人。古代诊法上利用健康人平静的呼吸和脉象等,与病人进行对比,作为判别病证的依据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一平人。平人者不病

  • 清降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生山药30克,清半夏9克,山茱萸15克,生赭石18克,炒牛蒡子6克,白芍药12克,甘草4.5克。水煎服。治因吐衄不止,致阴分亏损,不能潜阳而作热,不能纳气而作喘。甚或冲气因虚上千

  • 窦杰

    【生卒】:1196~1280【介绍】:金元时针灸学家。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后人有称为太师者。广平肥乡(今河北肥乡)人。在蔡州(今河南汝南)遇名医李浩,学习铜人针法,学成后回到原籍,从事医疗和教授

  • 糠疮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脂瘕方

    《类证治裁》卷八方。皂角七钱半,川椒、细辛、矾石、五味子、干姜各五钱。为末,囊盛,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治脂瘕,新产交合早,胞伤,子户失禁,精血杂下如膏。

  • 化气利水

    即温阳利湿,详该条。

  • 王叔和

    【生卒】:公元三世纪【介绍】:西晋时期著名医家。名熙。高平(今山西高平,一说山东济宁)人。曾任太医令,对脉学有较深刻的研究,集录其前代文献中有关脉学的内容结合个人的体会,编成《脉经》10卷,列述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