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阳化气

猜你喜欢

  • 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立秋后十五日,斗指申,为处暑。言溽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处暑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也逐渐减少。

  • 陶通明

    【介绍】:见陶弘景条。

  • 齐头蒿

    出《新修本草》。为牡蒿之别名,详该条。

  • 蛮姜

    出《履岩本草》。为高良姜之别名,详该条。

  • 毛芋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即芋头,详该条。

  • 足少阳胆经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GB。《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

  • 济生豨莶丸

    即豨莶丸。见该条。

  • 火冲眩晕

    病证名。《症因脉治·内伤眩晕》:“火冲眩晕之症,暴发倒仆,昏不知人,甚则遗尿不觉,少顷汗出而醒,仍如平人。”有实火、虚火、虚阳上浮之分。实火上冲,脉多洪数,宜用导赤各半汤、栀子清肝散、龙胆泻肝汤、火府

  • 引针

    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 怕羞草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含羞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