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参见唐玉书条。
穴位名。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详八华条。
①鼻出血。《素问·气厥论》:“传为衄衊瞑目。”指鼻衄轻微者。《类经》十五卷:“衄、衊皆为鼻血,但甚者为衄,微者为衊。”参见鼻衄条。②被血迹所污秽者。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证辨伤寒论》一卷、《明医显微论》一卷,均佚。
见《四川中药志》。为铁树花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即客忤。详该条。
儿科著作。40卷。宋·刘昉撰。刊于1132年。本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有关儿科学的成就。卷1~3为综述部分,包括求子、方书叙例、小儿调理、用药及诊法;卷4~5为初生儿的保育及诊治;卷6为先天疾病;卷7~1
见医述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泉,见该条。
①精神散乱,目有幻见为惑。《灵枢·大惑》:“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②狐惑病之蚀于喉者为惑。《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