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跗阳

跗阳

经穴名。代号BL59。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付阳;《素问·气穴论》王冰注作附阳。别名外阳、阳。属足太阳膀胱经。阳之郄穴。位于小腿后外侧,外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之中点直上3寸处。布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深层为腓动脉末支。主治头重头痛外踝红肿,脚气腰腿痛,下肢痿痹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王开

    【介绍】:元代针灸医生。字启元,又字镜泽。兰溪(浙江兰溪)人。家贫好读书,游大都(北京),在窦汉卿门下二十余年,精习针灸术。1277年(至元初)任扬州教授,后辞归。著有《重注标幽赋》、《增注针经密语》

  • 文仙果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无花果之别名,详该条。

  • 强壮功

    气功练功方法。分坐、卧两种姿式。卧式除呼吸法外,其他与内养功同。

  • 痰咳

    病名。一名痰嗽。指痰盛致咳。《医学入门》卷四:“痰咳,痰出咳止。胸膈多满。……痰郁肺经,咳则涎多。或结胸者,二陈汤加枳、梗、瓜蒌、黄芩、贝母,甚者鹤顶丹;痰积流入肺脘,久咳不得睡者,兜铃丸;痰因火动者

  • 食养疗法

    食疗著作。见《费氏食养》条。

  • 艾元英

    【介绍】:元代医家。山东东平人。精医术,撰有《如宜方》二卷。

  • 腋漏

    病名。指腋窝及手足心、鼠蹊部、阴囊等处汗湿之症。《古今医统》卷七十五:“两腋下并手足心、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名曰腋漏。”用六物汤(干枸杞根、干蔷薇根、生甘草、胡粉、商陆根、滑石)研末,醋调外涂。

  • ①遗留不清。《素问·热论》:“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②失禁。《素问·咳论》:“咳而遗矢。”《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

  • 朱篆

    【介绍】:宋代儿科医家。著有儿科专书《孩孺明珠变蒸七疳方论》1卷,已佚。

  • 本草崇原

    药物学著作。3卷。清·张志聪撰,高世拭辑。刊于1767年。本书主要根据五运六气学说注释《神农本草经》。全书收录《本经》药247种,其他药物52种,共299种。仍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每药先录《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