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中益气汤

调中益气汤

脾胃论》卷中:调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3克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苍术各1.5克柴胡橘皮(如腹中气不得运转,更加3克)升麻各0.6克木香0.3~0.6克

制法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中祛湿。主肠胃虚弱,湿阻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大便泄泻,肢节烦疼者。

用法用量水600毫升,煎至500毫升,去滓,空腹时带热服之。宁心绝思,药必神效。

摘录脾胃论》卷中

《医略六书》卷三十:调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半,黄耆3钱(饴糖炒),茅术1钱半(炒),于术1钱半(炒),升麻3分(醋炒),柴胡5分(醋炒),茯苓3钱,木香1钱半,炙草8分。

功能主治产后劳倦泄泻,脉软缓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劳倦伤脾,不能敷化,而清阳下陷,故倦怠腹痛,泄泻不止。人参扶元以补气之虚,黄耆补中以举气之陷,于术健脾燥湿.苍术燥湿强脾,茯苓渗湿清治节,炙草缓中益脾胃,升麻升阳明清气,柴胡升少附清气,广木香醒脾开胃以调气化。水煎温服,使元气内充,则脾能健运而清气上升,胃气自化,安有倦怠腹痛泄泻之患。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医略六书》卷二十:调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中益气汤

处方人参1钱半,黄炙(蜜炙)3钱,白术(炒)1钱半,苍术(炒)1钱,当归2钱,白芷1钱,升麻5分,柴胡5分,陈皮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中虚湿伏,抑遏清阳,恶寒终日不罢,脉缓弱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劳伤中气,湿遏清阳,营气不能分布,故恶寒终日不罢。人参黄耆扶元,补中气;苍术白术燥湿健脾阳;甘草缓中和胃;当归养血益营;升麻柴胡升九天之阳;陈皮白芷调中气以流湿郁。俾气壮脾强,则清气上升,而营运有权,湿邪自化,恶寒无不自止。此调中升阳之剂,为湿伏阳陷恶寒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

《嵩崖尊生》卷六:调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5分,苍术5分,陈皮5分,升麻3分,炙甘草3分,柴胡3分,黄柏3分,木香3分,当归5分,白术5分,白芍5分。

功能主治病后耳鸣耳聋。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回春》卷五:调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6分,人参6分,甘草(炙)6分,苍术(米泔浸,炒)6分,川芎6分,升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黄柏(酒炒)3分,蔓荆子3分,当归6分,细辛2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气血两虚之头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五

《东垣试效方》卷一:调中益气汤

药方名称调中益气汤

处方黄耆1钱,人参(去芦)半钱,甘草(炙)半钱,陈皮2分,五味子7粒,芍药3分,白术5分,当归5分,升麻2分,柴胡2分。

功能主治因饥饱劳役,损伤脾胃,元气不足。其脉弦或洪缓而沉,按之无力,中之下,时得一涩。其证身体沉重,四肢倦懒,百节烦疼,胸满短气,膈咽不通,心烦不安,耳鸣耳聋,目有瘀肉,热壅如火,视物昏花,口中沃沫,饮食失味,怠堕嗜卧,忽肥忽瘦,溺色变,或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夏月飧泄,腹中虚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如下元阴火蒸蒸发,燥热者,加生地黄2分;如咳嗽,加5味子10粒;腹中气不转运者,更加陈皮3分、木香2分;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加茯苓2钱、苍术1钱、泽泻半钱,黄柏3分;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姜制半夏5分;痰厥头疼,加半夏;如夏月,须加白芍药3分,以补肺气不足;如春夏腹疼,尤宜加芍药;恶热燥渴而腹疼者,更加白芍药半钱;严寒腹疼,加中桂2钱;如冬月腹疼,不可用芍药,以太寒故也,只加干姜2分,或加半夏4分(姜制)。

各家论述《内经》云:劳则气耗,热则伤气,以黄耆甘草之甘泻其热邪为主,以白芍五味子之酸,能收耗散之气;又《经》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以人参甘温补气不足,当归辛温补血不足为臣;以白术陈皮苦甘温除胃中客热,以养胃气为佐;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为脾胃之气下溜,上气不足,故从阴引阳以辅之,又行阳明少阳二经为使也。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一

猜你喜欢

  • 白降雪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六:白降雪散药方名称白降雪散处方石膏(煅)4.5克硼砂3克 焰消胆矾各1.5克 元明粉0.9克冰片0.6克制法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声音难出。用法用量吹入喉内。摘录

  • 化毒丹

    《外科精义》卷下:化毒丹药方名称化毒丹处方没药乳香各15克草乌头(醋浸泡制)浮石(烧赤,酣淬七次,研)各30克巴豆49个(去皮,生用,另研)制法上五味,为细末,用浮石、乌头醋打面糊为丸,如豌豆大。功能

  • 八味生脉汤

    药方名称八味生脉汤处方熟地5钱,人参1-2钱或5-7钱,麦冬2钱,山药1钱5分,山萸肉1钱5分,丹皮1钱,茯苓1钱,肉桂5分,泽泻5分,五味子5分,川附子5分。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用法用量水2钟,煎

  • 金樱酒

    药方名称金樱酒处方金樱子(去刺并子)。功能主治吐血,衄血。用法用量酒煎服。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五引《王氏集验方》

  • 白石英浸酒

    药方名称白石英浸酒处方白石英(碎如大麻粒)5两,磁石(火煅令赤,醋淬,如此5遍,捣)5两。制法上为粗末,生绢囊贮,以酒1升浸,经5-6日。功能主治益精髓,保神守。主风湿周痹,肢节中痛,不可持物,行动无

  • 韭叶膏

    药方名称韭叶膏处方韭叶(连根洗净)。制法上捣烂,同人家门限下及地板上细泥和匀。功能主治虫牙痛。用法用量擦痛处腮上,外用纸贴。一时下有细虫在于泥上,可以除绝病根。摘录《医统》卷六十四引《经验方》

  • 雷丸丹

    药方名称雷丸丹处方雷丸(生)半两,鹤虱(生)半两,使君子(去壳,生)半两,胡黄连(微炒)半两,芦荟(研)半两,麝香半两(研入),蟾1枚(酒浸1宿,慢火炙熟,去皮足骨,焙),木香1分,肉豆蔻1分,芜荑1

  • 蔓菁子膏

    药方名称蔓菁子膏处方蔓荆子(熬)1两,杏仁1两,黄连1两,胡粉1两,水银2两。制法上捣蔓菁子、杏仁为膏,以猪脂合研令水银灭。功能主治服散发,疮肿。用法用量以涂患处,日3夜1。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十四,

  • 参连开噤散

    药方名称参连开噤散处方人参、川连(姜炒)、莲子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火毒冲胃,脉大身热,不能饮食,舌赤唇红,惟喜饮冷。用法用量米饮调下。摘录《金鉴》卷五十三

  • 兼气散

    药方名称兼气散处方栝楼3两,石膏3两(研),甘草3两,甘皮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消渴。用法用量方中甘皮,《普济方》作“柑子皮”。注意忌热面、海藻、菘菜。摘录《外台》卷十一引《广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