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修订增补天宝本草》。为杏叶防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摘录》卷二。即疠风。见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三阴,脾。《素问·示从容论》:“夫二火不胜三水,是以脉乱而无常也。”二火即二阳(胃),三水即三阴(脾)。一说二火指心与肺,三水指肝、脾、肾。
持,正邪相持;痈,壅肿。由邪气阻滞而且壅肿的病机。《灵枢·刺节真邪》:“病有持痈者。”
即行气法。见该条。
医案著作。清·马元仪撰于1713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妇科等治案。治疗上着重调和营卫,从气机论治。对病情分析较细致全面。
出《吴普本草》。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寻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扁豆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