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臁疮

臁疮

病名。生于小腿溃疡。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裙边疮烂腿。多由湿热下注瘀血凝滞经络所致。局部常有破损或湿疹等病史。本病生于小腿臁骨(胫骨)部位,初起痒痛红肿,破流脂水,甚则腐烂,皮肉灰暗、久不收口。治宜清热利湿,和营解毒。用薭薢化毒汤;久不愈者,宜补养气血,和营解毒。宜服桂枝加当归汤十全大补汤。用金黄膏掺九一丹外贴。久不收口者,用夹纸膏加缠缚法,或用细白砂糖撒满。胶布牢贴。相当于下肢慢性溃疡。

猜你喜欢

  • 儿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开法

    推拿手法名。①即拇指平推法。参见平推法及开天门条。②见《类经·针刺类》。即对屈曲痉挛,活动不利的肢体关节施以对抗性用力拉开活动的手法。如活动腕关节,名开腕缝。

  • 毛际

    体表部位。指男女生殖器上方阴毛边缘部位。《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绕毛际。”

  • 凉粉果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木馒头之别名,详该条。

  • 虎髭毒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三。即颏痈。见该条。

  • 流涎

    证名。口角流涎,难以控制。《张氏医通》:“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参见脾风多涎、脾热多涎、脾冷涎多、脾虚多涎各条。

  • 菱角菜

    见《广州植物志》。为荠菜之别名,详该条。

  • 医故

    医史参考读物。又名《医诂》。2卷。清·郑文焯撰。刊于1891年。本书对古代一些重要医籍及治病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考证和论述。但多从旧的史学观点出发。此外,并辑录了历代文献中若干医药佚文。

  • 淳盛

    厚而丰盛,亦作亢盛。《灵枢·痈疽》:“热气淳盛。”

  • 滑翳内障

    病名。又名滑翳。《秘传眼科龙木论》:“瞳人内有翳如水银珠子,不辨人物,宜金针拨之。”属圆翳内障范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