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走游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脏腑的寒证。多因阳气不足,或外寒传里所致。主要证候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痠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或微细等。
涎与唾的合称。俗称口水。详涎、唾条。
八瘕之一。出《素问·阴阳别论篇》。《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血瘕,留着肠胃之外及少腹间,其苦横骨下有积气,牢如石,因而少腹急痛,阴中若有冷风,亦或背脊疼,腰疼不可俯仰。”《类证治裁·痃癖
见《本草纲目》。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李炳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苔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即瞳神散大。详该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