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医官院使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最高官职,共2人,掌管全院工作。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宋代医官职称。系翰林医官院之最高官职,共2人,掌管全院工作。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七方。桑螵蛸(酒炒)、升麻、全当归(酒炒)、茯神、茺蔚子各二钱,黄芪五钱,沙菀子、山茱萸各三钱,白芍药一钱半。先用小羊肚一个洗净煎汤,代水煎药服用。治产后小便不禁,或脬损。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石荞苧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蜀葵花之别名,详该条。
喑俳的别称。见《医略十三篇·类中风》。详喑痱条。
出《吴普本草》。为昆布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西藏吉雪人。著有《医学源流》。
书名。又名《疡科秘旨》。8卷。明·陈文治撰。刊于1628年。本书系辑录外科各家学说参以作者经验编成。共分111篇,其中包括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及伤科的各类病证,选材颇精,方治多切于实用。本书除一般坊刻
足部踝骨以下各骨的统称。包括跗骨、跖骨、趾骨。详各条。
见隋·全元起《内经训解》。即《灵兰秘典论》。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当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