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经行头痛

经行头痛

病证名。亦名经来头痛经行辄头痛。指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头痛为主症的病症。多由气血虚弱、阴虚肝旺、肝郁气滞血瘀痰湿所致。若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失血伤气,经行时阴血下注冲任,气血益感不足,髓海失养,症见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神疲倦怠、经血量少,治宜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细辛蔓荆子;若素体阴虚或房劳所伤,肝肾亏损,精亏血少,经行或经后,阴血益虚、肝阳偏亢,阳盛风动,上扰清空,症见巅顶掣痛,头目昏眩,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治宜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杞菊地黄丸钩藤、蒺藜;若情志内伤肝气郁结、气滞不宣、血行不畅、瘀阻作痛,症见头两侧胀痛,胸胁苦满,时欲太息,经来不爽,经色暗,治宜舒肝解郁,和血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若瘀血内阻络脉,使清窍不利,不通则痛,症见头痛剧烈,痛如锥刺,治宜活血通窍,方用通窍活血汤;若脾虚中州失运,不能散津布液,聚为痰湿,经行脾气益虚,升降失司,浊邪上扰清窍,症见头重昏痛,胸闷泛恶、治宜化痰降浊,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猜你喜欢

  • 醋咽

    证名。又称吞酸、咽酸、噫醋。《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夫醋咽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能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咽而吞酸,致气息酸臭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醋咽证治》:“食后噫醋吞

  • 金创痉

    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即破伤风,出《诸病源候论》。

  • 金匮要略浅注

    书名。10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一些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以求阐明要旨,书中删去林亿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

  • 鬼封

    十三鬼穴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今多指经外奇穴海泉,见该条。

  • 八麻子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 女子赤白沥

    病证名。出《甲乙经》。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赤白相兼的粘液。详赤白带下条。

  • 专阴

    ①指独有阴气而无阳气。②即脉之有阴无阳,属无胃气的真脏脉。《素问·阴阳类论》:“专阴则死。”

  • 重镇安神

    安神法之一。是使用金石重镇药或蚧类药治疗心神不安的方法。临床用于惊狂、失眠、怔忡、心悸等症。阴虚有热,心神烦乱,用朱砂安神丸;伤寒火逆证,惊狂、卧寐不安者,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 风热喉

    病名。多由风热外袭,致邪热壅塞肺系而成。《喉科指掌》卷三:“此症感风热而起,满口发细红点,根常淡白,舌下两边三四块,六脉洪紧。”治宜疏风清热、利咽。用六味汤加玄参、黄芩、栀子、花粉等。

  • 乳疬

    病名。①出《疮疡经验全书》。古名奶疬。为乳中结核之一种。证见月经初潮前后,乳晕部出现疼痛性结块。多因冲任失调,肾气不充所致。治宜调理冲任,滋养肝肾,活血化瘀。选用逍遥调经汤。②即童子疬。出《疬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