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天元纪大论》。详“阳中有阴”条。
见《滇南本草》整理本。为臭灵丹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为脱力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松泉条。
本草著作。又名《崔氏食经》。4卷。唐崔禹锡约撰于八世纪中。述饮食宜忌。原书佚,今存于《医心方》之佚文146条,冠以“《崔禹锡食经》”、“崔禹”、“《崔禹食经》”、“崔禹锡”等标记。日人田泽温叔(仲舒)
押手法之一。是以左手拇、食指将穴位处皮肤捏起以辅助进针的方法。多用于颜面皮肉浅薄需行横刺的穴位。
【介绍】:清代医家。字稼江。武宁(今属江西)人。编有《医钞类编》一书(1830年刻行),共24卷,收集历代著名医家的论述,分类编纂,包罗较广,起到一定的普及作用。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代医家。其子孙秋夫、道度、文伯、之才等均为当代名医。
舌苔色黄而暗晦,主阳热亢盛。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