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精气

精气

正气,泛指构成和维持生命的精华物质及其功能。《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具体如生殖之精。《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又如饮食化生的精微物质——营气卫气等。《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

猜你喜欢

  • 老虎爪

    见《河北药材》。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 红丝瘤

    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即胎瘤。详该条。

  • 董南潜

    【介绍】:见董说条。

  • 阴不抱阳

    阴分有病,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功能,出现阴虚阳浮或阴盛格阳等病变。

  • 行气玉佩铭

    气功铭文。原刻于一十二面体角柱形玉佩上,约刻于公元前380年前后(即战国初期)。原拓片见《三代吉金文存》卷二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气功的文字记述,共四十五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

  • 缠舌喉风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多由风热邪毒壅塞心肺二经所致。症见舌根肿硬,两旁糜烂。《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毒,或因风劳酒色而起。下颏俱肿,口噤舌卷肿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胎,如咬牙不

  • 巨刺

    古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指机体一侧有病,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素问·缪刺论》指出,巨刺适于“邪客于经”的疾患,刺时“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本法与缪刺二

  • 小儿半身不遂

    病证名。指小儿肢体一侧运动障碍或完全丧失。《医林改错》:“小儿半身不遂,自周岁至童年皆有,突然患此者少,多半由伤寒、瘟疫痘疹、吐泻等病后元气渐亏,面色青白,渐渐手足不动,甚则手足筋挛,周身如泥塑。”本

  • 锐疽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尻,名曰锐疽。”即鹳口疽。见该条。

  • 推肚脐

    小儿推拿方法名。用两大指交互由脐向小腹或小腹向脐推。《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推肚脐:须蘸汤,往小腹下推,则泄;由小腹往肚脐上推,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