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筋缩

筋缩

①证名。又称缩筋。指筋脉挛急不舒、疼痛。《脉经》卷三:“脉弗营则筋缩急。”《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筋缩为热,缩者短促。……是其意实以缩即为拘挛之义。”多由受寒,或热伤筋脉,或血虚无以养筋所致。可见于痉病、痹证等病。若兼唇青舌卷卵缩为危候。②经穴名。代号DU8。出《针灸甲乙经》。《医学入门》作筋束。属督脉。位于背部第九、十胸椎棘突之间。主治胃痛,脊强瘈疭腰背痛癫痫,以及肝炎,胆囊炎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

    药物学著作。3卷。北宋·和剂局陈师文等编。后经多次修订。约刊于十二世纪初(北宋末)。本书原为《和剂局方》(后改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一书的附录部分,后抽出印单行本。内容系选录《证类本草》中的常用药4

  • 酒嗽

    病名。指饮酒过度伤肺所致的咳嗽。《丹溪心法·咳嗽》:“饮酒伤肺,痰嗽,以竹沥煎紫苏,入韭汁,就吞瓜蒌杏连丸。”《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酒嗽,伤酒而成也。盖酒大热有毒,或冷热兼饮,日久渐伤胃脘

  • 光风草

    见《本草纲目》。为苜蓿之别名,详该条。

  • 任脉络脉

    十五络脉之一。《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脉从胸骨剑突下方的鸠尾穴处分出,向下散于腹部。本脉发生病变:“实则腹部皮肤疼痛,虚则腹部皮肤搔痒。”

  • 叶桂

    【生卒】:1667~1746年【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世医出身,其父在当地以医闻名。叶氏自幼继承家学,并通诗文词赋、经史子集,尤究心于医术,博览医书,并先后拜师十余人,临证

  • 胎衣不下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胞衣不下。详该条。

  • 皂矾

    见《普济方》。即绿矾,详该条。·

  • 阴阳反掌

    练功方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又称滚筋。两臂前平举,取阳掌(掌心向上)或阴掌(掌心向下)势,迅速翻掌,反复行之。适用于治疗腕部疾患。

  • 白桐叶

    出《本草经集注》。即桐叶,详该条。

  • 瘄子

    见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