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阴肾经,见该条。
《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五方。木通、连翘、瞿麦、栀子仁、黄芩、甘草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灯心、麦门冬,水煎服。治小儿心经有热,小便不利。
【介绍】:晋代医生。一作靳邵。精于经方本草,但迎合服食之风制五石散,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重。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参见五脏化液条。
舌上白苔或左或右,余见黄黑的舌象。见于寒热错杂证。例如素有脾肾阳虚,四肢不温,脉沉细,又有大肠湿热下利、腹痛,宜清热利湿兼温肾健脾(见《四诊抉微》)。
指麻疹闭表,疹难透出的证候。清·张雫谿《麻疹阐注》:“闷瘄之症,有热五六日而不出者;有一出而即隐者;有头面微出而身上俱无者;有身上微影而头面胸背俱无者;有形迹在内而外不见形者;有皮肤隐隐紫赤者;有红紫
见《外科正宗》。为青黛之别名,详该条。
七怪脉之一。脉搏似有似无,如鱼之翔泳状。
书名。①即徐彬撰《伤寒一百十三方发明》,详该条。②宋·李涉撰。书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