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南宁市药物志》。为三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雷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同伐肝。详该条。
指方剂中各个药物的用量相等。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病名。见《喉舌备要》。《喉科方论》:“此症发在喉中,左右舌俱黑色,此是肾经传来不治之症。患是症者,必大寒大热,盖伤色过度,肾绝故也。”治宜滋肾养液。用左归饮、六味地黄汤等加减。
①背部两肩胛骨部位。《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②指肩胛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附于脊背,成片如翅者,名肩胛,亦名肩髆,俗名锨板子骨。”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或逐渐对周围环境意识完全消失,对外界的刺激不起反应的证候。是由于热与痰内闭所致,其病变部位在心包。热闭大多由温热病邪内传心包,或由吸受夏令暑邪,“暑气通于心”,最易内闭。痰闭系痰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