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合知母汤

百合知母汤

金匮要略》卷上:百合知母汤

药方名称百合知母汤

处方百合7枚(擘)知母9克(切)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治百合病,发汗后,心烦口渴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另以泉水400毫升,煎知母,取200毫升,去滓。将两次药汁混和煎,取300毫升,分温二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百合知母汤

药方名称百合知母汤

处方百合7枚(擘),知母3两(切)。

功能主治百合病,发汗后者。

用法用量先以水洗百合,渍1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升,煎取1升,去滓;别以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滓;后合和,煎取1升5合,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君以百合,甘凉清肺;佐以知母,救肺之阴,使膀胱水脏知有母气,救肺即所以救膀胱,是阳病救阴之法也。

2.《金匮方歌括》元犀按:百脉俱朝于肺。百脉俱病,病形错杂,不能悉治,只于肺治之。肺主气,气之为病,非实而不顺,即虚而不足。百合能治邪气之实,而补正气之虚;知母人肺金,益其水源,下通膀胱,使天水之气合,而所伤之阴转,则其邪从小便出矣。若误汗伤阴者,汗为阴液,阴液伤故以此汤维其阳,即所以救阴也。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二连四物汤

    药方名称二连四物汤处方四物汤(内用生地黄)加黄连、胡黄连(真者)。功能主治妇人血虚发热,口舌生疮,经闭,妇人或因伤酒,或因产亡血,或虚劳五心烦热,或夜发寒热,或伤于冲任而经闭者。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垣

  • 大朴散

    药方名称大朴散处方大黄、朴消各等分。功能主治鼻如榴者。用法用量上为末。酒调敷之。注意戒酒。各家论述鼻赤者,热也;所以赤者,血也。大黄之寒能泻热,朴消之咸能败血。摘录《医方考》卷五

  • 保婴丹

    药方名称保婴丹处方缠豆藤1两5钱(8月内收取毛豆梗上缠绕红黄大者,阴干),生地黄1两,山楂肉1两,牛蒡子1两,辰砂1两(水飞,研细),黑豆30粒,新升麻7钱5分,独活2钱,甘草5钱,当归(酒浸)5钱,

  • 苦瓠丸

    方出《千金》卷二十一,名见《增补内经拾遗》卷三:苦瓠丸药方名称苦瓠丸处方大枣肉7枚,苦瓠膜如枣核大。制法捣为丸。功能主治通身水肿。石水,少腹独肿。用法用量1服3丸,如人行15里又服3丸,水出,更服1丸

  • 临汝药酒

    药方名称临汝药酒处方当归250g,高良姜250g,生草乌750g,丁香250g。制法取丁香制成粗粉,余药切片,混合装入袋内,加61℃白酒6000毫升,密闭,水浴加热,使内温达65~70℃,保持24小时

  • 良姜膏

    药方名称良姜膏处方高良姜6两,穿山甲6两。制法上用真麻油2斤,浸7日,熬枯,去滓,入炒过黄丹1斤成膏。功能主治毒疮并蝎螫、诸恶虫咬伤。用法用量摊贴。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八

  • 交泰散

    《普济方》卷三九五:交泰散药方名称交泰散处方藿香叶陈皮肉豆蔻(生)半夏(制)青皮酸木瓜甘草(微炙)各15克石菖蒲6克制法上药细锉。功能主治治霍乱吐泻。用法用量每服3克,加生姜3片、紫苏3叶,水煎服。暑

  • 八味檀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檀香散药方名称八味檀香散处方檀香200g石膏100g红花100g甘草100g丁香100g 北沙参100g拳参100g 白葡萄干100g来源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粉末;气香,味

  • 枇杷叶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枇杷叶散药方名称枇杷叶散处方枇杷叶(去毛.炙)、厚朴(姜制)、陈皮、丁香,各半两。白茅根、麦门冬(去心)、干木瓜、甘草(炙),各一两。香薷,七钱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

  • 黄芩厚朴汤

    药方名称黄芩厚朴汤处方黄芩4.5克白芍药(炒)厚朴(姜制)枳壳(炒)陈皮葛根各3克甘草(炙)1.5克柴胡2.1克功能主治治协热下利。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古今医彻》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