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蒺藜散

白蒺藜散

银海精微》卷上: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菊花蔓荆子、草决明、甘草(炙)、连翘青葙子各等分。

功能主治肝风目暗疼痛,肝肾虚热生风,目赤涩多泪。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温服。

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圣惠》卷六十五: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2两(微炒,去刺),玄参1两,沙参1两(去芦头),丹参1两,苦参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秦艽2两(去苗),栀子仁1两,甘菊花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芩1两,乌蛇4两(酒浸,去皮骨,炙微黄),独活2两,茯神1两,薯蓣1两,细辛1两,防风2两(去芦头),麻黄1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一切癣及疥,风痒瘑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五

慈幼新书》卷十一: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松香(透明者,化开倾地上,候冷用)1两,黄丹1两,白蒺藜(炒)5钱,白鲜皮(炒)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刀伤、人咬、狗咬及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先将冷粥洗过患处,敷上,以油片扎之。如已作脓血,鲜肉汤洗之。

摘录慈幼新书》卷十一

御药院方》卷八: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眼科全书》卷五: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白戟藜(炒)2两,蔓荆子2两,茺蔚子2两,苍术(米泔浸)2两,菊花2两,草决明、升麻石决明甘草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风目暗外障。

用法用量方中草决明、升麻石决明甘草用量原缺。

摘录《眼科全书》卷五

《三因》: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炒,去角)1两,防风1两,甘草(生)1两,僵蚕(去丝嘴)1两(直者),南星1两半(黑豆2合,青盐半两,水煮透,取出焙,不用盐豆),甘菊花3两(生)。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肾脏风毒上攻,眼目赤肿,热泪昏涩,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甘草汤送下。

注意忌炙煿。

摘录《三因》

方症会要》卷三: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桃条、柳条。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胃脘火痛、痰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调下。治痰痛,用玄明粉白汤送下1钱2分。

摘录方症会要》卷三

《圣惠》卷六: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3分(微炒,去刺),羌活3分,沙参3分(去芦头),丹参3分,麻黄3分(去根节),白术3分,羚羊角屑3分,细辛3分,萆薢3分(锉),五加皮3分,五味子3分,生干地黄3分,赤茯苓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菖蒲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桂心3分,木通3分(锉),槟榔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中风,项强头旋,中如虫行,腹胁胀满,语声不出,四肢顽痹,大肠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毒滑、鱼肉。

摘录《圣惠》卷六

《博济》卷二: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地骨皮(去土)半两,白蒺藜(去刺)半两,旋覆花半两,山茵陈半两,白菊花半两,鼠粘子1两,石膏1两。

制法上药生为末。

功能主治上焦虚热,头目昏疼,或眼赤肿,心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后清茶调下,日3次。

摘录《博济》卷二

《圣惠》卷九十二: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半两(微炒,去刺),香豉半两(微炒,)鼠妇1分, (庶虫) 虫(微炙)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桂心1分,细辛1分。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小儿阴(疒颓)不消。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半钱,以温酒调下,早晨、晚后各1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六十四: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1两(微炒,去刺),白鲜皮1两,防风1两(去芦头),子芩1两,玄参1两,赤芍药1两,栀子仁1两,桔梗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热毒疮瘙痒,心神壅躁。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薄荷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普济方》卷三十二引《博济》: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炒)、黑附子(炮)、羌活川芎黄耆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肾脏风下疰,脚膝疼痛,或麻痹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送下。3服见效。

注意忌发风食。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二引《博济》

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白蒺藜散

药方名称白蒺藜散

处方蒺藜(炒)2两,芎藭2两,山栀子(去皮)1两3钱,防风(去芦)1两3钱,萆薢(炒)2两,羌活(去芦头)2两,白芷(炒)2两,升麻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远志(去心)1两1钱,菖蒲(九节者,泔浸,切,焙干)1两1钱,蔓荆实1两1钱,细辛(去苗叶,微炒)1两1钱,茵芋(去粗茎)1两1钱,芍药1两1钱,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干)1两1钱,龙骨(刮去土)1两1钱,人参1两1钱,当归(切,焙)1两1钱,桂(去粗皮)1两1钱,白术(微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3枚,甘草(炙,锉)1两半,桔梗(切,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大风恶疾,或二年三年眉须堕落者,手足疼闷,骨节烦肿,面色黑,皮肉渐变。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匕,用温酒调下,空心。午时前各1服。如口干舌涩,喉里烟生,鼻中卒痛,是佳应也;甚,即煎少许甘草汤解之。

摘录普济方》卷一一一引《圣惠》

猜你喜欢

  • 二冬清肺饮

    药方名称二冬清肺饮处方麦冬、天冬、杏仁、连翘、甘草、川贝、知母、兜铃、力子、栝楼。功能主治麻毒流连,肺虚气逆火郁,上气咳喘,连声不断,胸高肩耸,摇头摆手,衄血。用法用量加糯米,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

  • 板蓝根干糖浆

    药方名称板蓝根干糖浆处方板蓝根160两,淀粉35两2钱,糖粉38两4钱,菠萝香精油4钱7分。制法上将板蓝根粉碎,用热浸法提取二次,浓缩为稠膏。取淀粉置搅拌机内,加入放冷后的板蓝根稠膏,随加随搅,将糖分

  • 坎离交济丹

    药方名称坎离交济丹处方熟地5两(捣),生地3两,茯神1两半,远志8钱,阿胶2两(炒珠),鸡子黄6个,炙甘草1两,莲肉4两。制法先将地黄杵烂,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劳心肾不交。用法用量每服3

  • 四物消风饮

    药方名称四物消风饮处方生地黄12克 归身赤芍各6克荆芥薄荷蝉蜕各4.5克柴胡川芎黄芩各3.6克 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治素体血虚,风热外客,皮肤游风,瘾疹瘙痒;及劳伤冒风,身热口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

  • 黄耆散阴汤

    药方名称黄耆散阴汤处方生黄耆5钱,柴胡1钱5分,白芍5钱,炒栀子1钱半,大力子1钱,甘草2钱,连翘1钱,金银花1两,肉桂3分,苡仁5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腿内外股疮毒疽疖。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

  • 黄疸丸

    药方名称黄疸丸处方小麦4两,黑矾2两。制法拌炒矾尽,收起小麦为末,以胶枣煮熟,取肉捣和为细丸。功能主治黄疸。用法用量大人约用50丸,早、晚淡盐汤送下。摘录《痘学真传》卷七

  • 牡蛎白术散

    药方名称牡蛎白术散处方牡蛎(煅.三分)白术(二两一分)防风(去叉.三两半)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虚,多汗少气,汗出如洗,少者痿劣。用法用量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服。如恶风倍防风,少气倍白术,

  • 枯痔方

    《惠直堂方》卷三:枯痔方药方名称枯痔方处方金色密陀僧5两,生矾1两,枯矾1两。制法另用黄占3两,麻油3两,化开入前药末搅匀,众手为丸,如梧桐子大,雄黄5钱,青黛2钱为衣。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8分

  • 瓜蒌方

    药方名称瓜蒌方处方瓜蒌(大者)1个(大者,开一盖子),阿胶1分,沙糖半两。功能主治小儿伤冷,气喘涎多。用法用量2味入瓜蒌内,以盖子依旧封着,白纸都糊,入饭甑蒸两遍,倾出,随儿大小约多少,冷服。摘录方出

  • 归术保产汤

    药方名称归术保产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5分,川芎1钱,白芍(酒洗)1钱,熟地黄(酒蒸)1钱,白术(去芦,炒)1钱,甘草(炙)3分,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8分,干姜(炒黑)8分,香附米(重便炒)1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