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狐肉

狐肉

《全国中草药汇编》:狐肉

药材名称狐肉

拼音Hú Ròu

别名南狐、狐、狐狸

来源食肉目犬科Vulpes vulpes L.,以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若尔盖、东北。

性味甘、咸,温。

功能主治补虚温中。主治水积黄种,疥疮不愈,蛊毒寒热。

用法用量4~7两,炖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狐肉

药材名称狐肉

拼音Hú Ròu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犬科动物

原形态狐(《诗经》),又名:龙狗、毛狗。

体长60~90厘米,尾长40~60厘米,体重5~10公斤。外形似狗而略细长,颜面部狭,吻尖,耳大,四肢比较短,肛门附近有臭腺,能分泌可憎的狐骚气味。尾毛蓬松。毛色变异很大,一般头部灰棕色,耳背面黑或黑褐色,唇和下颏到前胸部暗白色。背红棕色,颈、肩和身体两侧稍带黄色。胸腹部白色或黄白色。尾部与背色相同,尾尖端白色。四肢浅褐色或棕色,外侧有宽狭不等的黑褐色纹。

栖居森林、草原、丘陵等处的树洞或土穴中。嗅觉、听觉发达,昼伏夜出,行动敏捷。食性很杂,喜食老鼠、野兔、各种野禽;此外,亦食昆虫、蛙、鱼及野果;有时盗食家禽。

生境分部分布东北、内蒙古、新疆、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青海等地。

性味甘,温。

①《食疗本草》:"温,有小毒。"

②《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③《纲目》:"甘,温,无毒。"

功能主治补虚暖中,解疮毒。治虚劳,健忘,惊痫,水气黄肿,疥疮。

①《唐本草》:"作腥食之,主疥疮久不差者。"

②孟诜:"补虚,又主五脏邪气。"

③《医学入门》:"补虚,治健忘。"

④《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4~8两。

复方①治惊痫,神情恍惚,语言错谬,歌笑无度:狐肉一片及五脏,治如食法,豉汁中煮,五味和作羹或作粥、炙食,并得。京中以羊骨鲫鱼豉汁。(《食医心镜》狐肉羹)

②治水积黄肿:狐肉配陈腊肉炖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疥疮不瘥:狐肉、一支箭夏枯草蒲公英侧耳根。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狐肉

药材名称狐肉

拼音Hú Ròu

英文名Fox as food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犬科动物狐狸、南狐的肌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Vulpes vulpes Linnaeus2.Vulpes vulpes hoole Swinhoe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剥皮取肉;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1.狐狸,体长约75cm,重7.5kg。颜面狭窄,吻尖。四肢短,尾粗长,超过体长的一半,且其毛蓬松,身上有特殊的狐骚味。头部棕灰色,吻端棕黑色,下颌污白色,耳背黑色或棕黑色。背部红棕色,体侧黄褐色,腹部黄白色。四肢棕色或浅褐色,前后肢外侧有一条黑纹。尾色同背部,尾端白色。毛色因个体而有差异。

2.南狐,体形似狗,中等细长。重7.5kg左右,外形与上种类似,亦有腭臭。毛色变化较大,通常标准者,其头、躯、尾为赤褐色;深者赤色,浅者黄褐色。个体头部灰棕色;唇、下颏至前胸暗白色;颈、肩、体两侧稍黄色,背部红棕色;腹面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前后肢外侧的黑褐色带纹,其宽狭不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森林、丘陵、草原等地。穴居树洞,土穴中常抱尾而睡。和动敏捷,食物杂。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心;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补虚暖中镇静安神;祛风;解毒。主虚劳赢瘦;寒积腹痛;癔病;惊痫;痛风;水肿;疥疮;小儿卵肿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或煎汤,120-240g。

各家论述1.《唐本草》:作臛食之,主疥疮久不差者。

2.盂诜:补虚,又主五脏邪气。

3.《医学入门》:补虚,治健忘。

4.《四川中药志》:治水积黄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苔菜

    药材名称苔菜别名干苔、海苔、苔干、苔干菜、浒苔来源藻类绿藻门苔菜Enteromorpha Linza (L.) Ag.,以全体入药。功能主治用于淋巴腺肿及痔疮,并作菜蔬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小草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草乌药材名称小草乌拼音Xiǎo Cǎo Wū别名鸡足草乌、细草乌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滇北翠雀花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放入

  • 牛角腮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角腮药材名称牛角腮拼音Niú Jiǎo Sāi来源偶蹄目牛科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以牛角内部坚硬骨心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炮制

  • 瓦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松药材名称瓦松拼音Wǎ Sōnɡ别名瓦花、瓦塔、狗指甲来源为景天科瓦松属植物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 (Turcz.)Berg.和瓦花O. japonicu

  • 紫阳花

    药材名称紫阳花拼音Zǐ Yánɡ Huā别名牡丹三七、草绣球来源虎耳草科紫阳花Cardiandra moellendorfii (Hance) Migo,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浙江。性

  • 大果臭椿皮

    药材名称大果臭椿皮拼音Dà Guǒ Chòu Chū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 var.

  • 称星蛇

    药材名称称星蛇别名双虎排牙、圆叶南蛇藤来源卫矛科称星蛇Celastrus kusanoi Hayata,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宣肺除痰,止咳解毒。喉痛,喉炎:0.5~1两,水煎

  • 乌榄核

    药材名称乌榄核拼音Wū Lǎn Hé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果核。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ela n

  • 芦子兰

    药材名称芦子兰拼音Lú Zǐ Lán别名大麻疙瘩、芦子藤、苎叶蒌、野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荨麻叶胡椒Piper boehmeriaefolium Wall.,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

  • 蜀葵叶薯蓣

    《中药大辞典》:蜀葵叶薯蓣药材名称蜀葵叶薯蓣拼音Shǔ Kuí Yè Shǔ Yù别名龙骨七(《贵州草药》),穿山龙、细山药(《云南经济植物》)。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