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名。系指口内麻木不仁。常见于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血证论》卷六:“口麻是血虚。”治宜补血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参见口不仁条。
出《本草纲目》丹参条。指在腹中正在成长的胎儿。
六腑病候之一。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胃与脾相为表里,共司升清降浊。胃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客寒积热、饮食不节、或胃气虚弱所致。临床表现,以呕逆飧泄、痞满疼痛、胀嘈杂为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胃病者
【介绍】:宋代医生。编集《附益产育宝庆集》一书,已佚。
【介绍】:见江瓘条。
即三增茴香丸,见该条。
运气术语。以十二支分主六气,则丑未主湿土之气。《素问·五运行大论》:“丑未之上,太阴主之。”所指即为太阴湿土。
燔,焚烧;指火盛。温热病气分的热邪未解,而营血分热邪已盛,以致形成气血两燔之证。症见壮热、口渴、烦躁谵妄、斑疹透露,甚或吐血、衄血,舌绛苔黄,脉数等。《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名枣花内障。谓该障“在瞳人之中,参差如锯齿,名曰枣花”(清·佚名《眼科捷径》),因其形态得名。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病名。《囊秘喉书》卷上谓心出气系指:“舌上忽有簪孔、(血)出不止,此属心经火甚也。”参见舌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