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黄氏医书八种条。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讨论鼓胀,血枯、伏梁、热中、消中、厥逆等疾病的成因、症状和治法。古人认为这些疾病都发生在腹中,故以“腹中”名篇。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小肠。参见黄肠条。
【介绍】:元代医生。怀远(今安徽怀远)人。五世皆以医名。肯堂更负盛名,与朱彦实、朱莹、秦子通四人齐名于怀远。
病名。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指因经水蓄聚,或产后恶露不尽,皆本冲任气虚,风冷所乘,气不能宣而成血瘀。瘀血不去,结痼成积,则令人面黄肌瘦,烦渴憎寒,腰腹重痛,经水否涩不通。治宜通经活血化瘀。方用桃
指亥时。《素问·标本病传论》:“冬人定,夏晏食。”参见十二时条。
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旁开3寸处。主治妇人血崩,腰脊疼痛等。
①见《中药志》。为海风藤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草药》。为假蒟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素问·痿论》。详宗筋弛纵条。
推拿穴位。出《小儿推拿广意》。位于大指甲后一韭叶处。掐之,止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