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医学
见汉医条。
见汉医条。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飞龙掌血之别名。②见《云南中草药》。为白背三七之别名。③见《贵州草药》。为三对节之别名。各详该条。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文人。字渊如。江苏阳湖(武进东)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督粮道等官职。受乾嘉考据学风的影响,深究经史文字音训之学,校勘书籍较多。在医学方面,曾据《证类本草》对《神农本草经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寒性药一般是向里向下,所以没有升浮的作用。但亦有例外,如桑叶性寒,能上行明目。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体表出汗的孔窍。即毛孔。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篇》。即肩髃。见该条。
书名。又名《疡科秘旨》。8卷。明·陈文治撰。刊于1628年。本书系辑录外科各家学说参以作者经验编成。共分111篇,其中包括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及伤科的各类病证,选材颇精,方治多切于实用。本书除一般坊刻
见《灵枢·肠胃》。消化道的一部分。有小肠、大肠之分。参见各该条。
【介绍】:见凌堃条。
病名。即生于肘部上端的肿瘤。见清·高梅溪《外科图说》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