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鼓

气鼓

病证名。鼓胀之一。①指气机郁滞所致的鼓胀。《万病回春·鼓胀》:“中空无物,有似于鼓,小便短涩不利,其病胶固,难以治疗,用分消汤加减。……胁痛面黑是气鼓,加青皮白术。”②指气虚所致的全身肿胀。《石室秘录·内伤门》:“气臌乃气虚作肿,似水臌而非水臌也。其症一如水鼓之状,但按之皮肉不如泥耳。必先从脚面肿起,后渐渐肿至上身,于是头面皆肿者有之。此等气臌,必须健脾行气加利水之药则可救也,倘亦以水臌法治之,是速之死也。”方用消气散,并禁食盐。参见鼓胀条。

猜你喜欢

  • 疚疽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七。即米疽。见该条。《刘涓子治痈神仙遗论》作内疚疽。

  • 瓜瓣

    见《金匮要略》。为冬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 白如枯骨

    出《素问·五藏生成篇》。指苍白无华的面色,喻肺的真脏色。见于久病气血俱虚,胃气衰败。参真脏色条。

  • 下腭

    口腔的下壁。详腭条。

  • 酱瓣半支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马牙半支之别名,详该条。

  • ①五脏之一。与膀胱相为表里。主藏精,包括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由于生殖之精是人类生育繁殖最基本的物质,故称肾为先天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又主水,合三焦、膀胱二

  • 目茫茫

    证名。亦作目。《诸病源候论》卷廿八:“夫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肝之外候也。脏腑虚损,为风邪痰热所乘,气传于肝,上冲于目,故令视瞻不分明,谓之茫茫也。”即目昏。详该条。

  • 孙渊如

    【介绍】:见孙星衍条。

  • 自灸

    即天灸,见该条。

  • 陆以湉

    【生卒】:十九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定圃。浙江桐乡人。医术精工,博极群书。所撰《冷庐医话》,后人有较高评价。又撰《再续名医类案》,未见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