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原始》。为胡芦巴之简称,详该条。
出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即鹅口疮。见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即凤眼草,详该条。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医史著作。谢观编。刊于1935年。作者对中国医学的分期、变迁、医书、医方、学派、医学各科、疗法、疾病,以及有关中西医汇通等都作了专题论述,本书能由博返约地阐述医学源流,可供医史研究参考。
病名。系指口角生疮干裂。多由脾经积热所致。常为干疮,生于口角,开口则燥痛异常,遇风则裂,并微有清血。治宜清泻脾热,可选用干葛、升麻、赤芍、生甘草、黄芩、麻黄、肉桂、生姜、葱白等煎服。外涂卵黄油等脂膏。
见《疡医大全》卷三十二。即水渍手脚丫烂疮。详该条。
圆,通员。即员针。详该条。
指在病变局部选穴治疗的方法。如额痛取印堂、攒竹;胃痛取中脘、梁门等。适用于周身体表各部的局部病变,对内脏和深部疾患亦有一定疗效。
睁眼。《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