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名。指入针后,摇动针体并结合提插、捻转,以使气行的方法。《针经指南》:“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针灸问对》:“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下痢名曰子痢。”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均有降气作用。
【介绍】:见智宣条。
色诊之一。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灵枢·五色》:“真色以致,病色不见。”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水肿章》。即风肿。详该条。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夫小儿肺脏壅滞有热,上攻于脑,则令脑热也。”脑热则引起鼻干,口渴,心烦,不寐等。宜以清热养液为治。
见《备急千金要方》。即皂荚子,详该条。
【介绍】:见吴勉学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胁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