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不居集》卷二十一。又称酒泄。详该条。
五脏郁证之一。《赤水玄珠》卷十一:“肺郁者,皮毛燥而不润,欲嗽而无痰。治宜桔梗、麻黄、豆豉。”参见五脏郁证条。
证名。指眼觉干涩不爽。又名目枯涩。《诸病源候论》卷廿八:“液竭者,目涩。”常由肝肾阴亏,肝虚血少,肺阴不足,阴虚火旺等所致。《审视瑶函》:“此症谓目日觉干涩不爽利。”宜结合眼及全身证候辨证论治。分别选
【介绍】:北宋人。又名自清。本为禁军,当过道士,后改学医,善治麻风病。
即尿,详该条。
病名。《医学入门》卷五:“七情疝乍满乍减。湿热者气疝饮、古萸连丸;寒冷者蟠葱散、生料木香匀气散”。
详清法条。
《医醇賸义》卷二方。人参、半夏、陈皮各一钱,丹参三钱,茯神、柏子仁、当归、郁金各二钱,沉香四分(人乳磨冲)。水煎服。治心受燥凉,心烦而膈上喘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即发于内踝处的附骨疽。《外科真诠》卷上:“内踝疽生于足踝近腕之处,内属三阴经,外属三阳经,俱有寒湿下注。血凝气滞而成。初起坚硬漫肿,皮色不变,时时隐痛,难于行立。”并可成脓,
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78年。本书论述奇经八脉,李氏考证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冲、任、督、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奇经的循行和主病等,分别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了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