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姜黄之别名,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即榕须,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多由小儿哺食过度,脾气受伤,不能消磨食物,以致停滞不化,而成腹大颈细,全身黄瘦的病候。参见丁奚疳条。
【介绍】:宋代医生。字孔济。长乐(今福建长乐)人,生平不详。
《卫生宝鉴》卷十九方。炒神曲、炒麦芽、黄连各半两,肉豆蔻(面裹煨)三两,芦荟二钱半,使君子仁十个。为细末,猪胆汁为丸,黍米大或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心食前米汤送下。治小儿脾疳瘦弱,或泄利无度。
【介绍】:参见李调条。
【介绍】:见吴恕条。
见《江西中药》。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