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苦荬

山苦荬

《中药大辞典》:山苦荬

药材名称山苦荬

拼音Shān Kǔ Mǎi

别名七托莲、小苦麦菜(《广西药植名录》),苦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隐血丹、小苦荬(《陕西中草药》)。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苦荬全草。早春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具细弱的匍茎或根状茎。叶多着生于基部,线状披针形或篦状披针形,长7~20厘米,宽1.5~8厘米,先端钝或尖,边缘具稀疏的羽状齿裂或不裂;基部窄狭成柄;茎生叶仅1~2枚,无柄,微抱茎。头状花序排列成稀松的伞房状的圆锥花丛;总苞长约8毫米,外层苞片很小,卵圆形,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钝;舌状花黄色或白色,舌片先端5齿裂;雄蕊5,花药黑色;子房下位,花柱上部有细毛,柱头2裂,黑色。瘦果狭披针形;长约4毫米,具嘴,两面有纵棱10条,成熟后红棕色;冠毛1层,色白细软。花期4~5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田间。分布我国北部、东部、南部各地。

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止泻,消肿。治蛇伤,尿结石。"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山苦荬

药材名称山苦荬

拼音Shān Kǔ Mǎi

英文名all-grass of Chinese Ixeris

别名苦菜、节托莲、小苦麦菜、苦叶苗、败酱、苦麻菜、黄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叶苦荬菜、燕儿衣、败酱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xeris chinensis (Thunb.) Nakai [Lac-tuca chinensis (hunb.)Makino]

采收和储藏:早春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山苦荬 多年生草本,高10-40m。全析无毛。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5cm,宽1-2cm,先端钝 或急尖,基部下延成窄叶柄,全缘或具疏小齿或不规则羽裂;茎生叶1-2枚,无叶柄,稍抱茎。头状花序排成伞诚心诚意太聚伞花序;总苞片7-9mm,外层总苞片卵形,内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舌状花黄色或白,色10-12mm,先端5齿裂。瘦果狭披针形,稍扁平,红桂冠色,长4-5mm,喙长约2mm,冠毛白色。花期4-5。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及荒野,为田间杂草。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20-40cm。茎多数,光滑无毛,基部簇状分枝。叶多皱缩,完整基生叶展平后线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7-18cm,宽1-4cm,先端尖锐,基部下延成窄叶柄,边缘具疏小齿或不规则羽裂,有时全缘;茎生叶无叶柄。头状花序排列疏伞房状聚伞花序,未开放的总苞呈圆筒状,长7-9mm,总苞片2层,外层极小,卵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薄膜质;瘦果狭披钳形,稍扁平,红棕色,具长喙,冠毛白色。气微,味苦。

以色绿者为佳。

药理作用100%煎剂对在体兔心有抑制作用,使心收缩力减弱,频率减少。对在体及离体蟾蜍心脏,略有增强现象,但有舒张不全。滴在蟾蜍肠系膜上,能使小动脉扩张,先用肾上腺素使之收缩时亦如此。能使麻醉兔和犬的血压下降,其降压原理似乎与迷走神经有关。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主肠痈;肺脓疡;肺热咳嗽;肠炎;痢疾疾;胆囊炎;盆腔炎;疮疖肿毒;阴囊湿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捞员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每次3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调涂;或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止泻,消肿。治蛇伤,尿结石。2.《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泻肺火,凉血,止血,止痛,调经,活血,化腐生肌。治无名肿毒,阴囊湿疹,肺炎,跌打损伤,骨折。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菱蒂

    《中药大辞典》:菱蒂药材名称菱蒂拼音Línɡ Dì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柄。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治疣子(俗名饭僖),用鲜水菱蒂搽一、二次即

  • 秋鼠曲草

    药材名称秋鼠曲草拼音Qiū Shǔ Qǔ Cǎo别名下白鼠曲草、白头翁[四川]、大叶毛鼠曲草、碎米花、白头风、火草来源菊科鼠曲草属植物秋鼠曲草Gnaphalium hypoleucum DC.的全草。

  • 白克马叶

    《中药大辞典》:白克马叶药材名称白克马叶拼音Bái Kè Mǎ Yè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安息香料植物垂珠花的叶。夏、秋采收。原形态垂珠花,又名:白花树。落叶灌木或小

  • 水晶鱼

    《中药大辞典》:水晶鱼药材名称水晶鱼拼音Shuǐ Jīnɡ Yú别名鳡鱼(姚可成《食物本草》)。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银鱼科动物太湖短吻银鱼的全体。原形态体细长,略呈圆筒形,后段较侧扁

  • 红毛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毛七药材名称红毛七拼音Hónɡ Máo Qī别名红毛三七、葳严仙、海椒七、鸡骨升麻来源为小檗科牡丹草属植物类叶牡丹Leontice robustum (Max

  • 翼梗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梗獐牙菜药材名称翼梗獐牙菜别名四棱草来源龙胆科翼梗獐牙菜Swertia nervosa Wal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口苦,潮热

  • 小米草

    《中药大辞典》:小米草药材名称小米草拼音Xiáo Mǐ Cǎo别名心木涕区蒺(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小米草的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茎

  • 黄蜀葵叶

    《中药大辞典》:黄蜀葵叶药材名称黄蜀葵叶拼音Huánɡ Shǔ Kuí Yè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叶片。性味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寒,

  • 刺楸

    药材名称刺楸拼音Cì Qiū别名鸟不宿、钉木树、丁桐皮来源五加科刺楸属植物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以根、根皮或树皮入药。全年可采,洗净

  • 虎掌南星

    药材名称虎掌南星拼音Hǔ Zhǎnɡ Nán Xīnɡ英文名Rhizoma Pinelliae Pedatisectae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 S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