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又名产后风虚冷劳。《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则血气劳伤,脏腑虚弱,而风冷客之,风冷搏于血气,血气不能自温于肌肤,使人虚乏疲顿,致羸损不平复,谓之风冷虚劳。若久不瘥,风冷乘虚而入腹,搏于血则否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又名经来胁气痛。多因肝郁气滞所致。症见月经来时,胁内作痛,经血色暗。治宜行气止痛。方用四物元胡汤(四物汤加延胡索、沉香)。
病人自觉口香。可见于消渴病重证。
【介绍】:见洪正立条。
【介绍】:见王文谟条。
元代医官职称。为中级官员,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官阶从三品。
见医医病书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即阴蚀。详该条。
出《本草图经》。即冬青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