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实

猜你喜欢

  • 水针疗法

    又称针注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局部注射麻醉药物者,则称穴位封闭疗法。是指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入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兼备针刺和注射药物的作用。临床操作时,在选取的穴位上,按肌肉注

  • 黑牛膝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 脚发

    病名。出《外科枢要》卷三。又名足发背、脚背发、足跗发、龟毒、蛇沿毒。泛指足部的结毒肿痛,多发于足背。因三阳经湿热乘虚下注或外伤瘀血化热、或足三阴经精血亏损所致。初起全身寒热,患部坚硬红肿。如疼痛作脓者

  • 腹冷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腹痛》。指感寒或脾胃虚冷所致的腹痛。《伤寒类证活人书·问腹痛》:“尺脉弦,肠鸣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汤主之。”《证治要诀·腹痛》:“若冷痛,用温药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当微

  • 膻中发疽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膻中疽。见该条。

  • 德西·桑吉嘉措

    【生卒】:1653~1705【介绍】:五世达赖的摄政王。精通天文、历算、医学。创办“药王山医学刊众寺”,培养了大批藏医学家。著述甚广,《藏医学史》及《蓝琉璃》是其主要代表作。并亲自校阅《扎汤版四部医典

  • 口麻

    症名。系指口内麻木不仁。常见于其他一些全身性疾病。《血证论》卷六:“口麻是血虚。”治宜补血养血。可选用四物汤、归脾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参见口不仁条。

  • 血虚腹痛

    病证名。指因阴血亏虚、经脉凝涩所致的腹痛。《症因脉治》卷四:“血虚腹痛之症,偎偎作痛,如细筋牵引,下引小腹,上行肋梢,肢体瘦弱,面色痿黄,腹虽痛而不饱闷,痛无定处,此血虚腹痛之症也。”《证治汇补·腹痛

  • 王冰

    【介绍】:唐代医家。自号启玄子。曾官太仆令。王氏认为《素问》的“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乃“精勤博访,历十二年”方臻理要,又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一以参酌,详加次注,“兼旧

  • 不护场

    出《疡医准绳》卷二。见护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