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资料汇编》。即草豆蔻,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参见产后汗出条。
药物性能。出《本草纲目·序例》。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均有降气作用。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详六律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红三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经来惯呕吐。多因饮后水聚不化,或胃弱食伤停滞所致。如伤于水饮者,呕吐多为食物夹水,治宜温中化饮,方用丁香散(公丁香、炮姜、白术);如食伤停滞者,兼见胃痛,宜消食导滞,方
见《本草汇言》。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茶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踝部的流痰。证治参见流痰条。
呼吸的通道。为肺的附属器官,包括气管、喉、鼻道等连成的呼吸道。《灵枢·刺节真邪》:“宗气留于海……其上者,走于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