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又称豆豉灸。将淡豆豉粉末用黄酒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用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适用于痈疽发背溃后久不收口,疮色黑暗者,可促使疮口愈合。
遶,音义同绕。出《针灸集成》。即肠绕,见该条。
旧病名。出《经效产宝》。指产后出现幻视幻觉的病证。多因产后血去太多,神无所归;或败血停积,上攻于心所致。若血去太多,兼见心神恍惚,睡卧不安。治宜补血养心宁神。方用茯神散(茯神、柏子仁、远志、人参、当归
指卯时。《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日出甚。”参见十二时条。
病名。又叫横痃。《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又名外疝是也。”见横痃条。
六种泄泻的总称。指脾泻、胃泻、肠泻、洞泻、瘕泻、食积泻。《医林绳墨·泄泻》:“泻有六焉,脾、胃、肠、瘕、洞、食积是也。”详各该条。
即催生丹,见该条。
病证名。①指胃肠阴寒固结,或精血亏耗,大肠干燥所致的便秘。见《兰室秘藏·大便燥结门》。《医学入门·燥结》:“不能食,脉弦微者,为阴结。”《景岳全书·杂证谟》:“阴结证,但察其既无火证,又无火脉,……盖
泛指人体经脉。《灵枢·经脉》:“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妊娠心腹俱痛,多由冷积或新触风寒,邪正相击,而并于气,随气上下,上冲于心则心痛,下攻于腹则腹痛,上下俱作则心腹俱痛。若不早治,则冲击胞络必致胎动。素有冷痛者,发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