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夹脊穴

夹脊穴

经外奇穴名。①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近代诸书多同此说。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②《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千金翼》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着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主治见右表:

夹脊穴主治表

猜你喜欢

  • 小回回蒜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伤寒六经纂要辨疑

    书名。4卷。明·童养学纂辑。刊于1632年。编者将陶华《伤寒六书》予以重纂删订,编次较为明晰。卷1总论;卷2~3分述伤寒及温热病证;卷4治法、方剂。全书对陶氏有关伤寒、温热病的学术经验,作了比较系统的

  • 中期引产

    指妊娠13~24周,因身体欠佳,不适于继续怀孕,或适应计划生育的要求,须中止妊娠而行引产者。亦名打胎。可参见中药流产条。目前有用天花粉提纯注射液或芫花萜针剂,做羊膜腔内注射法,行中期引产,有效率达98

  • 救荒野谱

    见野菜谱条。

  • 灭火汤

    《辨证录》卷二方。玄参三两,沙参二两,白芥子三钱,茯苓、熟地黄各一两,山茱萸、麦门冬各五钱,五味子一钱。水煎服。治头面肿痛,口渴心烦,一旦卒中,手足抽搐,言语不出,口眼歪斜。

  • 红芍药

    见《圣济总录》。即赤芍药,详该条。

  • 木舌

    病证名。又名舌黄鹅口、死舌。舌体肿大,板硬如木。元·朱震亨《平治会萃》:“木舌者,舌肿硬不和软也。”见于新生儿舌炎。《婴童百问》:“舌者心之候,脾之脉络于舌也。脏腑壅滞,心脾积热,热气上冲,故令舌肿,

  • 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

    见伤寒论注条。

  • 裹圈舌

    详红晕边黑舌条。

  • 两气

    ①真气与邪气。《灵枢·胀论》:“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②两种邪气。《素问·痹论》:“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