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四神丸

四神丸

《中国药典》: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豆蔻(煨)200g补骨脂(盐炒)400g五味子(醋制)200g吴茱萸(制)100g大枣(去核)200g

性状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咸而带酸、辛。

炮制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腰酸肢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1~2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内科摘要》卷下: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豆蔻(生用)60克补骨脂(炒)120克五味子60克吴茱萸120克

制法上药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切碎,用水煮至枣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中成药研究》1981(9):31,四神丸及其拆方二神丸、五味子散,以及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硷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α受体而起作用。

功能主治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治脾肾虚寒,大便不实,饮食不思,或食而不化,或腹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现常用于慢性腹泻、肠结核等属脾肾虚寒之久泻或五更泄泻者。

用法用量每次50~70丸,空腹时服。

备注本方是《普济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为君;吴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脾肾兼治,使命门火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

摘录内科摘要》卷下

《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四神丸

药方名称四神丸

处方五味子120克 熟地黄180克肉苁蓉500克菟丝子饼60克

制法上药为末,酒煮山药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禀赋虚弱,小便频数不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古今医统》卷七十三引《医林集要》

猜你喜欢

  • 黑白神丹

    药方名称黑白神丹处方大鳗鲡1条,积久瓦便壶1个(先用甘草、黑大豆汤浸7日后再换汤浸,如此7次)。制法鳗须斤外者,清水养之5日,装入壶内,箬扎口,黄泥厚涂,炭火围煅,须煅半周时,俟冷敲出,取鳗碱炭,研极

  • 生蒲黄

    药方名称生蒲黄处方制天南星30克,生蒲黄12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小儿流涎132例,其中:痊愈118例89.4%),好转11例(8.3%,无效3例(2.3%)。用法用量共研细末,用府醋,即保宁

  • 加减发郁汤

    药方名称加减发郁汤处方升麻葛根羌活柴胡细辛香附葱白功能主治治过食生冷,抑遏少阴之火子脾部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一

  • 九仙灵应散

    药方名称九仙灵应散别名九品扶阳散处方黑附子2钱,蛇床子2钱,紫梢花2钱,远志2钱,菖蒲2钱,海螵蛸2钱,木鳖子2钱,丁香2钱,潮脑1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男子阴湿,阳痿。用法用量九品扶阳散(《医

  • 蓝花散

    药方名称蓝花散处方红蓝花1两(洗,焙干),黄柏1两(锉),乌鱼骨半两,黄芩半两(以上为末),雄黄半两(研,水飞),麝香1分(研)。制法上拌匀。功能主治小儿聤耳内生疮,或有脓汁。用法用量每用少许,以新绵

  • 椒桂散

    药方名称椒桂散处方蜀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去汗)1两,桂(去粗皮)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口臭。用法用量每用5钱,以水1盏,煎5-7沸,和滓热漱渫。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八

  • 龟蛇散

    药方名称龟蛇散处方败龟版5钱(头足在甲内者佳,果自坏者也),雄蛇壳1钱(在墙屋及树上者为雄),大麦灰5钱,老榆树皮5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火烫伤异常疼痛,发泡腐烂。用法用量先用紫草润肌膏涂之,次以

  • 固本泻火汤

    药方名称固本泻火汤处方生牡蛎5钱,生龙骨5钱,当归3钱,川芎2钱,白芍4钱,生地1两,生龟版4钱,金银花6钱,玄参3钱,知母3钱,寸冬3钱,黄连2钱,生甘草1钱,羚羊角5分。功能主治萤星满目症(玻璃体

  • 固下丸

    《赤水玄珠》卷八:固下丸药方名称固下丸处方苍术肉果(煨)破故纸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虚久泄。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下。摘录《赤水玄珠》卷八《医略六书》卷二十八:固下丸

  • 消肿汤

    《兰室秘藏》卷下:消肿汤药方名称消肿汤别名消毒汤(《普济方》卷二七二)。处方黍粘子(炒)黄连各1.5克当归梢甘草各3克瓜蒌根黄耆各4.5克 生黄芩柴胡各6克连翘9克红花少许功能主治治马刀疮。用法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