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吴茱萸丸

吴茱萸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吴茱萸丸

药方名称吴茱萸丸

处方吴茱萸细辛、白茯苓(去皮)、独活(去芦)、木香山茱萸(去核)、牛膝(酒浸)、石斛萆薢(酒浸),各半两。附子(炮.去皮脐)、芎藭,各二两。

炮制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虚损,恶风多汗,面色浮肿,腰膝疼痛,形色憔悴,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空心用盬汤送下,日进二次。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全生指迷方》卷四:吴茱萸丸

药方名称吴茱萸丸

处方吴茱萸(炒)30克橘皮(洗)60克附子(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胃降逆。治虚寒呕哕。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白饮送下20丸。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四

兰室秘藏》卷中:吴茱萸丸

药方名称吴茱萸丸

别名木香利隔丸(《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木香青皮各0.6克 白僵蚕姜黄泽泻柴胡各1.2克当归身 炙甘草各1.8克,益智人参橘皮升麻黄耆各2.4克半夏3克 草豆蔻吴茱萸各3.6克麦芽面4.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寒在膈上,噎塞,咽膈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水送下,细嚼亦得。勿多饮汤,恐药速下。

摘录兰室秘藏》卷中

猜你喜欢

  • 秦艽防风汤

    药方名称秦艽防风汤处方秦艽防风当归身白术各4.5克 炙甘草泽泻各1.8克黄柏1.5克大黄(煨)橘皮各0.9克柴胡升麻各0.6克桃仁30个红花少许功能主治治痔漏,每日大便时发疼痛。用法用量上药锉碎,用水

  • 黄气膏

    药方名称黄气膏处方苍术、赤芍药、白芷、当归、苦参、乳香、独活、川芎、南星、草乌、没药、天花粉、木鳖子各等分。制法上(口父)咀,以香油2斤(冬月用此数,夏月1斤半),槐、柳枝各21,煎黄色,煎汁令尽,下

  • 宽胸行气散

    药方名称宽胸行气散处方桔梗、木通、枳壳、香附、乌药、芥子、杏仁、陈皮、川芎、酒芍、甘草。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麻风,服感字丸后,胸前觉滞,且多痰者。用法用量用灯心为引,水煎服。摘录《疯门全书》

  • 龙脑煎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龙脑煎药方名称龙脑煎处方白龙脑15克乳香7.5克朱砂7.5克细辛7.5克黄连7.5克(去须)制法上药先将细辛、黄连捣罗为散,以水300毫升,浸一复时,用蜜150克,并药水同煎至

  • 飞生丸

    《普济方》卷三五六:飞生丸药方名称飞生丸处方蛇蜕皮、飞生皮、马衔。功能主治产难。用法用量取蛇蜕皮着衣带中,鉴鼻击衣带,临欲产时,左手持马衔,右手持飞生皮,令易产。摘录《普济方》卷三五六《外台》卷三十四

  • 马蔺子丸

    药方名称马蔺子丸处方马蔺子1升(熟熬之),附子2两,干姜2两半,甘草2两半,神曲5两,麦糵5两,阿胶5两,黄连3两,蜀椒5合。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积冷痢,下白脓。用法用量每服20

  • 愈风燥湿化痰丸

    药方名称愈风燥湿化痰丸处方白术(炒)苍术(米泔浸)杜仲(姜汁炒)各60克牛膝(酒浸)川芎薏仁 巴裁 破故纸(炒)各30克当归牙皂(瓦炒)防风羌活生地独活防己天麻南星半夏陈皮木香沉香川乌僵蚕全蝎各15克

  • 二味隔纸膏

    药方名称二味隔纸膏别名二圣膏处方石膏(煅)、枯矾各等分。功能主治臁疮,湿毒疮。用法用量二圣膏(《仙拈集》卷四)。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龙虎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虎丹药方名称龙虎丹处方黑牵牛、藿香叶(生)、天麻(去苗)、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微炒)、硫黄(结沙)、天竺黄(生研)、细辛(去苗.洗)、半夏(汤洗七次.生姜汁

  • 姜茶散

    《续易简方》卷四:姜茶散药方名称姜茶散别名姜茶汤(《古今医鉴》卷五)。处方老生姜(切片)9克 陈细茶9克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腹痛,寒热疟疾。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续易简方》卷四《痘疹传心录》卷十七:姜